【商品房公攤率的計算方法】 住宅樓公攤率計算方法為:需要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總和除以參加分攤的各單元的建筑面積總和。然后用各單元參加分攤的建筑面積乘以分攤率就可以得出各套房屋的分攤面積。其中需要分攤的面積要由產權部門測繪隊實地測量。 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公攤系數×套內建筑面積。反過來,公攤系數=公攤面積÷套內面積,而套內面積=建筑面積-公攤面積。 需要注意的是,公攤系數不是以單戶來計算,而是由整棟樓的公用建筑面積除以整棟樓的所有套內面積之和得出的。整棟樓的公用建筑面積,是由整棟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扣除整棟建筑物各套(單元)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再扣除已作為獨立使用空間銷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車棚及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積后得出。各套(單元)的套內建筑面積乘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即為購房者應合理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 現實情況中,公攤率是有些開發(fā)商為了讓購房者感覺公攤較小,有意創(chuàng)造的一個概念,以此偷換公攤系數。他們有意將除數套內面積偷換成數字大的建筑面積,從而使得出的數據變小,使購房者誤以為公攤系數較小。據了解,房地產行業(yè)從來沒有公攤率這個概念。如果想了解一個樓盤的公攤系數,購房者看一下測繪部門給各樓盤出具的測繪報告就可以一目了然。 【商品房公攤率怎么算?】 由于分攤面積是一定的,套內建筑面積肯定要小于建筑面積,因此對同一房屋而言,商品房公攤率肯定大于公攤系數。所以,大家在買房是要當心售樓人員用公攤率的數據盜換公攤系數的概念。 【商品房公攤率與公攤系數的區(qū)別】 商品房公攤率與公攤系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區(qū)別在于: 公攤率=公用建筑面積(即分攤面積)/建筑面積 公攤系數=公用建筑面積(即分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 由于分攤面積是一定的,套內建筑面積肯定要小于建筑面積,因此對同一房屋而言,公攤率肯定大于公攤系數。所以,大家在買房是要當心售樓人員用公攤率的數據盜換公攤系數的概念。 商品房公攤比例與樓棟的用途有關,具體如下: 1、多層商品住宅樓,須先求出整幢房屋和共有建筑面積分攤系數,再按幢內的各套內建筑面積比例分攤。 2、多功能綜合樓,須先求出整幢房屋和幢內不同功能區(qū)的共有建筑面積分攤系數,再按幢內各功能區(qū)內建筑面積比例分攤。 共有建筑面積分攤計算的內容如有變化,應以建設部現行的有關文件規(guī)定為準。 一般來講分攤面積是整棟樓的公用面積,當然房屋樓體的墻壁也在里面,帶電梯的房子公攤相對大點。 各戶分攤公用建筑面積的計算方法:其基本思路就是用各戶套內面積按比例進行分攤: 第1步:計算分攤系數 分攤系數=需要分攤的公用面積之和/各套內建筑面積之和=(總建筑面積之和一各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各戶套內建筑面積之和。 第2步:各套房的公用分攤面積=分攤系數×各套內建筑面積。
商品房公攤比例怎樣計算 有哪些計算方法
141****5853 | 2016-05-11 16:28:45
已有1個回答
-
133****0003
我們都知道,房屋銷售面積一般由套內建筑面積和公攤面積組成。但是由于公攤面積計算起來比較復雜,所以在購房過程中購房者與開發(fā)商因公攤面積問題而產生的法律糾紛不斷。什么是公攤面積?如何計算?公攤面積多大才算合理?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具體的說一下。 所謂公攤面積,是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簡稱,它與套內建筑面積之和構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積。對于公攤面積的處理,目前我國尚無明確法律法規(guī)出臺,因公攤面積的不明確,使其成為房地產交易過程中爭論的焦點。 公攤面積過大,勢必降低房屋的性價比;過小,則影響居住的舒適度。那么公攤面積如何攤才算合理? 目前有一個可以用來考量的概念,即住宅樓公攤系數。住宅樓公攤系數計算方法為:需要公攤的共有建筑面積總和除以參加公攤的各單元的建筑面積總和,然后用各單元參加公攤的建筑面積乘以分攤系數,就可以得出各套房屋的公攤面積。其中,需要公攤的面積要由產權部門測繪隊實地測量。 一般來說,高層樓房的公攤面積要大于多層的公攤面積。高層公攤系數一般在0.18~0.26之間,而多層的公攤系數則在0.11~0.16之間。不過,每個樓盤,甚至一個樓盤各幢房子的情況都不一樣,因此房屋的公攤面積要實地測量,要根據房屋的使用功能和相關配套情況來定,沒有限定的范圍。 如何計算公攤面積 住宅樓公攤面積計算方法為: 公式二:分攤面積=各單元的建筑面積×分攤系數(分攤系數=共有建筑面積總和/參加分攤的各單元的建筑面積總和)
查看全文↓ 2016-05-11 16:33:45

相關問題
-
答
-
答
公攤比例是衡量住宅公共空間分配的指標,通過公攤面積除以總建筑面積計算得出。它影響住宅的性價比和居住體驗,是評估房產項目的重要數據之一。
全部4個回答> -
答
購買商品房,戶型面積都包含了公攤面積。在南京,各個樓盤公攤率不一樣,有的相差甚至超過20%。商品房公攤比例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商品房公攤比例多大才算合理?對這些問題,很多購房者都弄不懂,下面,小編為大家總結了一些關于商品房公攤比例的房產知識,供大家參考。 商品房公攤比例 商品房公攤比例是一棟建筑的總公攤面積與總套內面積的比例。商品房公攤比例=公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 南京商品房公攤面積比例占多大 公攤面積是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的簡稱,即指各產權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積。共有建筑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值班警衛(wèi)室、為整幢樓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積、套與公共建筑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山墻)、計入套內建筑面積之外的共用墻體面積。 普通多層住宅樓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沒有底層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公攤系數約在10%-15%;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約在15%-20%;高層住宅相對更高一些,約在20%-25%。在簽訂購房合同時,合同上都會注明房屋的公攤系數范圍。房屋面積以市房地產交易權屬登記中心測繪部的測繪結果為準,房產證上標注的面積也以此為準。 商品房公攤比例怎樣計算? 商品房公攤比例不是以單戶來計算,而是由整棟樓的公用建筑面積除以整棟樓的所有套內面積之和得出的。整棟樓的公用建筑面積,是由整棟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扣除整棟建筑物各套(單元)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再扣除已作為獨立使用空間銷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車棚及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積后得出。各套(單元)的套內建筑面積乘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即為購房者應合理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 業(yè)內已有的商品房公攤率共識: 7層以下多層住宅公攤率為7—12%, 7—11層住宅公攤率為10—16%; 12—18層住宅公攤率為14—20%; 18—33層住宅公攤率為16—24%; 獨立別墅公攤率為1—5%, 聯排、疊加別墅公攤率為1—8%。 雖然國家在一般住宅的公攤系數上沒有規(guī)定上限,但通常不會超過0.3。 特別提示:其他購房人受益的其他非經營性用房,需要進行分攤的,應在銷(預)售合同中寫明房屋名稱、需分攤的總建筑面積。
-
答
房屋公攤比例的計算涉及公攤面積與總建筑面積的比值。這是衡量建筑物共享空間和私有空間分配的重要指標,有助于分析物業(yè)的綜合利用效率和居住舒適度。
全部3個回答> -
答
買房子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難題,各種各樣的新名詞,對于第一次買房子的人來說很多知識需要普及。首先來看一下商品房公攤系數什么?以及它是如何計算的? 商品房公攤系數定義 商品房公攤系數是一棟建筑的總公攤面積與總套內面積的比例。公攤系數需要注意的是它只針對單一建筑,不是所有建筑的公攤系數都一樣的,每棟建筑都有自己的公攤系數。 可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大堂、公共門廳、走廊、過道、公用廁所、電(樓)梯前廳、樓梯間、電梯井、電梯機房、垃圾道、管道井、消防控制室、水泵房、水箱間、冷凍機房、消防通道、交(配)電室、煤氣調壓室、衛(wèi)星電視接收機房、空調機房、熱水鍋爐房、電梯工休息室、值班警衛(wèi)室、物業(yè)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為該建筑服務的專用設備用房。套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及外墻(包括山墻),為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不應計入的公用建筑空間 1、倉庫、機動車庫、非機動車庫、車道、供暖鍋爐房等,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單獨具備使用功能的獨立使用空間。 2、售房單位自營、自用的房屋。 3、為多幢房屋服務的警衛(wèi)室、管理(包括物業(yè)管理)用房。 公攤系數的計算公式公攤系數的計算公式為: 公攤系數=公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 然后,各套(單元)的套內建筑面積乘以公攤系數,就能得到購房者應合理分攤的分用建筑面積。即:每一戶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公攤系數*套內建筑面積. 相關資料: 其他購房人受益的其他非經營性用房,需要進行分攤的,應在銷(預)售合同中寫明房屋名稱、需分攤的總建筑面積。 售房單位在預售商品房前,應向商品房預售管理部門提交預售商品房的面積測量報告。預售商品房設計方案變更涉及預售房屋面積的,應重新提交面積測量報告。 售房單位在銷(預)售商品房時,在銷(預)售合同(含補充協議)中應明確商品房銷售面積、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及公用建筑部位。 建設項目部分竣工、售房單位申請對已竣工商品房銷售面積進行計算,因分攤的部分公用建筑或參加分攤的其他商品房尚未竣工,需要以規(guī)劃批準的建筑面積為依據的,要經國家房管部門同意,并需書面承諾:先按預售合同的約定,用先行計算的商品房銷售面積,與購房人結算房價。在建筑項目全部竣工后,與測繪部門**終實測的結果相比,面積增加的,應維持已結算的房價不變;面積減少的,售房單位應按實際售價退款。 商品房如按整層或整樓門銷售,其銷售面積包括本層或本樓門公用建筑面積的,不參加其他樓層(樓門)相同公用建筑面積的分攤。其公用建筑面積亦不被其他樓層或樓門分攤。 任何人不得侵占或改變全樓公用建筑空間(包括整層、整幢樓門銷售面積中含有的公用建筑面積)原始設計的使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