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過程中,總是會被各種各樣的專有名詞搞暈,不知如何計算和處理。尤其是令人頭疼的公攤面積。公攤面積的計算看起來十分簡單,但實際上,購房者在購買的過程中,對于計算公攤面積所涉及的數(shù)據(jù)是不得而知的,因而公共建筑面積分攤系數(shù)也沒辦法算出。 一、公攤面積的概念 所謂公攤面積,是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簡稱,它與套內建筑面積之和構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積。如今,無論是高層還是多層,商品房都有公攤面積。 二、公攤面積的組成 公攤面積是各產(chǎn)權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共有建筑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值班警衛(wèi)室、為整幢樓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積等。公攤面積少就好嗎? 三、公攤面積的計算 現(xiàn)在高層住宅公攤面積計算方式為, 公用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shù) ,各套 ( 單元 ) 的套內建筑面積乘以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shù),得到購房者應合理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 一般高層的得房率都在80%左右,也就是說有20%的公攤面積。假設你買了一套100平米高層住宅,拿房時實得面積只有80平米左右,原本看似面積夠大的房子,瞬間就擠了。100萬的房子,20萬是在給公攤面積買單。 四、共同面積越少越好嗎? 對于公攤面積,不少人總覺得越少越好,這自然是對的,但目前市場中,不少人總會將得房率作為判斷公攤面積少的唯一標準。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由于建筑設計的提升,不少戶型中都有了贈送的空間,無論是地下室、陽臺還是飄窗,很多開發(fā)商會將贈送面積算入到套內面積計算,由此計算對于公攤來說,面積不光一點都沒減少,相反卻能獲得很高的得房率。為此,高得房率≠公攤面積少。 對于公攤而言,如果面積太小,則公共空間,例如樓梯、大堂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為此,公攤面積越少對于個人來說,則是好事。對于整體而言,則在美觀上有一定的影響。但目前不少公攤實際上是可以進行利用,而一梯1戶或一梯2戶則是目前**好利好公攤面積的建筑設計。但由于公攤面積還是屬于公共區(qū)域,要利用好的話,也要更為慎重。 以上就是公攤面積的概念以及常見的計算方法,并列出了公攤面積的一些風險,希望對購房者有所幫助。
公攤面積比例多少**合適 公攤面積是什么
144****1442 | 2016-06-21 10:31:01
已有1個回答
-
137****2333
公攤面積,即公用分攤建筑面積,是指每套(單元)商品房依法應當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也是在很多購房者眼中“白花”的錢。究竟公攤面積都由哪些部分組成?多少才算合理呢?小編將為您介紹購房公攤面積的組成和攤派方式,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一、公攤面積如何組成 所謂公攤面積,即公用分攤建筑面積,是指每套(單元)商品房依法應當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根據(jù)2000年8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房產(chǎn)測量規(guī)范》執(zhí)行??煞謹偟墓媒ㄖ娣e即公攤面積為: 1、大堂、公共門廳、走廊、過道、電(樓)梯前廳、樓梯間、電梯井、電梯機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電室、值班警衛(wèi)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物業(yè)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為該建筑服務的專用設備用房; 2、每套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及外墻(包括山墻),為墻體面積水面投影面積的一半。不應計入的公用建筑空間為:倉庫、機動車庫、非機動車庫、車道等,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單獨具備使用功能的獨立使用空間;售房單位自營、自用的房屋;為多幢房屋服務的警衛(wèi)室、管理(其中包括物業(yè)管理)用房。 二、公攤面積怎么攤 公攤面積過大,勢必降低房屋的性價比,過小則影響居住的舒適度。那么公攤面積如何攤才算合理? 目前有一個可以用來考量的概念,即住宅樓公攤系數(shù)。住宅樓公攤系數(shù)計算方法為:需要公攤的共有建筑面積總和,除以參加公攤的各單元的建筑面積總和,然后用各單元參加公攤的建筑面積乘以分攤系數(shù),就可以得出各套房屋的公攤面積。其中,需要公攤的面積要由產(chǎn)權部門測繪隊實地測量。一般來說,高層樓房的公攤面積要大于多層的公攤面積。高層公攤系數(shù)一般在0.18~0.26之間,而多層的公攤系數(shù)則在0.11~0.16之間。 不過,每個樓盤,甚至一個樓盤各幢房子的情況都不一樣,因此房屋的公攤面積要實地測量,要根據(jù)房屋的使用功能和相關配套情況來定,沒有限定的范圍。
查看全文↓ 2016-06-21 10:36:01

相關問題
-
答
-
答
公攤面積,即公用分攤建筑面積,是指每套(單元)商品房依法應當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也是在很多購房者眼中“白花”的錢。究竟公攤面積都由哪些部分組成?多少才算合理呢?小編將為您介紹購房公攤面積的組成和攤派方式,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一、公攤面積如何組成 所謂公攤面積,即公用分攤建筑面積,是指每套(單元)商品房依法應當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根據(jù)2000年8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房產(chǎn)測量規(guī)范》執(zhí)行??煞謹偟墓媒ㄖ娣e即公攤面積為: 1、大堂、公共門廳、走廊、過道、電(樓)梯前廳、樓梯間、電梯井、電梯機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電室、值班警衛(wèi)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物業(yè)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為該建筑服務的專用設備用房; 2、每套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及外墻(包括山墻),為墻體面積水面投影面積的一半。不應計入的公用建筑空間為:倉庫、機動車庫、非機動車庫、車道等,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單獨具備使用功能的獨立使用空間;售房單位自營、自用的房屋;為多幢房屋服務的警衛(wèi)室、管理(其中包括物業(yè)管理)用房。 二、公攤面積怎么攤 公攤面積過大,勢必降低房屋的性價比,過小則影響居住的舒適度。那么公攤面積如何攤才算合理? 目前有一個可以用來考量的概念,即住宅樓公攤系數(shù)。住宅樓公攤系數(shù)計算方法為:需要公攤的共有建筑面積總和,除以參加公攤的各單元的建筑面積總和,然后用各單元參加公攤的建筑面積乘以分攤系數(shù),就可以得出各套房屋的公攤面積。其中,需要公攤的面積要由產(chǎn)權部門測繪隊實地測量。一般來說,高層樓房的公攤面積要大于多層的公攤面積。高層公攤系數(shù)一般在0.18~0.26之間,而多層的公攤系數(shù)則在0.11~0.16之間。 不過,每個樓盤,甚至一個樓盤各幢房子的情況都不一樣,因此房屋的公攤面積要實地測量,要根據(jù)房屋的使用功能和相關配套情況來定,沒有限定的范圍。
-
答
聽說公攤面積是小區(qū)里大家一起用的地方,比如電梯廳、走廊。合適的面積?這個我也不太清楚,得問問專業(yè)人士。
全部4個回答> -
答
公攤面積是樓房內公共部分的分攤,合適的比例因樓型而異。
全部5個回答> -
答
很多購房者在買房過程中,對公攤面積的計算不是很清楚,而公攤面積的具體比例如何界定?公攤面積的詳細計算方法是什么,小編為大家做簡單的整理。 一般來說,高層樓房的公攤面積要大于多層的公攤面積。多層的:使用面積=建筑面積X0.8 只是個大概數(shù)。 高層的:使用面積=建筑面積X0.65(0.65-0.7) 因為沒有十分固定的,只要高于國家的**低標準就可以。 有效面積系數(shù)和結構面積系數(shù)實際是書本上的東西,根本不適用,也沒有人用。 房屋公攤面積、建筑面積及使用面積的計算方法 高層塔樓的使用率是72-75%,高層板樓的使用率是78-80%,多層住宅的使用率約為85%左右。所謂使用率是指房屋的套內使用面積與建筑面積之比,其中建筑面積等于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面積)與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之和。... 套內使用面積是指實際的房屋利用面積,即,又稱地毯面積;而套內面積一般是指套內建筑面積,是套內使用面積與套內分攤面積之和。 套內使用面積是如何計算的: 1 、室內使用面積按結構墻體內表面尺寸計算,墻體有復合保溫、隔熱層,按復合層內皮尺寸計算; 2、 煙囪、通鳳道、各種管道豎井等均不計入使用面積。 3、 非公用樓梯(包括躍層住宅中的套內樓梯)按自然層數(shù)的使用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 4 、住宅使用面積包括臥室、起居室(廳)、廚房、衛(wèi)生間、餐廳、過廳、過道、前室、貯藏室、陽臺、壁柜等 5 、套內使用面積系數(shù):房屋按套(單元)計算面積時,使用面積系數(shù)為套內使用面積與套內建筑面積加按規(guī)定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比率(%)。 建筑面積怎么算,使用面積怎么算?。? 首先了解幾個公式: 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建筑面積×公攤系數(shù) 公攤系數(shù)=建筑總公攤面積÷建筑總建筑面積 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面積 1、套內使用面積,有個形象的說法叫“地毯面積”,簡單說,就是把你家所有面積全鋪上地毯,能鋪多少面積的地毯,就是多少的套內使用面積。 2、套內墻體面積,套內墻體面積包括戶型內部的分隔墻(按照投影面積全部計算),兩戶之間的分隔墻(按照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外墻(按照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三個部分。 3、陽臺面積,封閉陽臺按照全部面積計算,不封閉陽臺按照一半面積計算。 4、公攤面積,建筑內的樓電梯間、消防通道、為本樓服務的配電房、水泵房等附屬設施用房、外墻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這些全部計算為公攤面積。 通常在無電梯的多層建筑中,公攤系數(shù)在5-10%這個范圍內都是正常的,超出10%的也有可能,不過少見。 在有電梯的板式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shù)通常在15-20%之間。 在有電梯的板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shù)通常在18-25%之間。 在有電梯的塔式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shù)通常在18-22%之間。 在有電梯的塔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shù)通常在20-30%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