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梁不是經(jīng)計算設計的承重構件,而是按構造要求設置的,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減少建筑的不均勻沉降,加強建筑整體性。所以差了10公分關系不大。 圈梁如還沒施工,就按設計尺寸支好模板,按原圈梁箍筋間距加綁幾個箍(插入原箍寬度一半,也就是搭接),再按原設計主筋根數(shù)補到邊上原設計應有筋的位置,(補的筋與原筋搭接35倍直徑),澆混凝土即可。如圈梁已澆完,就在圈梁上皮鋪10毫米筋后砌磚,該位置砌體每500毫米再加配一層6毫米筋(兩端要做彎鉤),M5以上砂漿砌筑。 總之,,如果房在烈度6度以下地震區(qū),地基情況良好(硬黏土、粗中砂、砂礫石等)你遇到的不是什么大事,按上述方法處理一下就可以彌補缺欠。
全部3個回答>蓋房子 水平線 怎么量
153****9235 | 2018-07-18 20:47:01
已有4個回答
-
133****3899
用水平管找的時候,盡量用一個基準點,這樣避免誤差過大。
查看全文↓ 2018-07-18 20:47:38 -
153****8605
用一條透明小水管大約手指粗細十來米長,放到水龍頭慢慢注滿水,(千萬不要入空氣),然后在房子的a柱以你需要噶高度劃一條線,然后水管的一端在線上,別一端在另一條B柱子上,水位自動會流走,當水位對上A柱高度時,用筆在b柱畫一個倒三角形。
查看全文↓ 2018-07-18 20:47:34
因柱距離太遠問題。要兩個人完成。 -
148****5352
如果是大面積遠視距,可以用水平儀,如果面積小,短距有水平管。而局部凹凸有水平尺,測定墻面水平選短距,方便快捷。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望采納!
查看全文↓ 2018-07-18 20:47:29 -
136****7763
土建/房屋工程施工放線是從建筑物定位開始的,一直到主體工程封頂都離不開施工放線。
查看全文↓ 2018-07-18 20:47:25
大致分三個階段:建筑物定位(放線)、基礎施工(放線)和主體施工(放線)。
一、建筑物定位,是房屋建筑工程開工后的第一次放線,建筑物定位參加的人員是:城市規(guī)劃部門(下屬的測量隊)及施工單位的測量人員(專業(yè)的),根據(jù)建筑規(guī)劃定位圖進行定位,**后在施工現(xiàn)場形成(至少)4個定位樁。放線工具為“全站儀”或“比較高級的經(jīng)緯儀”。
二、基礎施工放線,建筑物定位樁設定后,由施工單位的專業(yè)測量人員、施工現(xiàn)場負責人及監(jiān)理共同對基礎工程進行放線及測量復核(監(jiān)理人員主要是旁站監(jiān)督、驗證),**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軸線的定位樁(根據(jù)建筑物大小也可軸線間隔放線),所有軸線定位樁是根據(jù)規(guī)劃部門的定位樁(至少4個)及建筑物底層施工平面圖進行放線的。放線工具為“經(jīng)緯儀”。
基礎定位放線完成后,由施工現(xiàn)場的測量員及施工員依據(jù)定位的軸線放出基礎的邊線,進行基礎開挖。放線工具:經(jīng)緯儀、龍門板、線繩、線墜子、鋼卷尺等。小工程可能沒有測量員,就是施工員放線。
注意:基礎軸線定位樁在基礎放線的同時須引到擬建建筑物周圍的永久建筑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軸線定位樁破壞了,用來補救。
三、主體施工放線,基礎工程施工出正負零后,緊接著就是主體一層、二層...直至主體封頂?shù)氖┕ぜ胺啪€工作,放線工具:經(jīng)緯儀、線墜子、線繩、墨斗、鋼卷尺等。根據(jù)軸線定位樁及外引的軸線基準線進行施工放線。用經(jīng)緯儀將軸線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物的施工層面上彈出軸線,再根據(jù)軸線放出柱子、墻體等邊線等,每層如此,直至主體封頂。
施工放線有多種方法,條件允許的場地只要釘多一次龍門樁就可以搞定,一般龍門樁主要用于基礎施工放線,基礎完工后再把軸線及水平引測到基礎上部四大角的側面,用墨線彈出垂直、水平線做出三角標記,在引之前需用基準點校驗龍門樁是否準確,這樣不管你放N多次線只要以基礎側面的基點用儀器或鉛垂向上引測軸線,用鋼尺量測標高,這樣就可以到主體封頂。這種方法是**簡單實用的。
說白了就是把圖紙上的形狀按1:1的比例投放到地面上。
但要學會看圖紙,學會必要的儀器操作。
線工是個綜合性很強的工種,不僅要掌握各種儀器的操作,而且得能識圖,并且能快速地記憶數(shù)值,要求精確的操作等等。首先學會水準儀、經(jīng)緯儀的操作,然后學習識圖,**好是能畫圖,接著熟悉圖紙,從放大線開始,確定軸線位置,**后放局部軸線,彈出墻體留置洞口等等,只有多練習,勤問人,等你放一兩棟樓的線就會慢慢熟練的。
施工放線現(xiàn)場操作有多種放線方法;一般分有龍門板定位尺量放線和儀器測量放線,前者根據(jù)圖紙已知的控制點或現(xiàn)場確定的控制點,在要放線的建筑物基礎外四周一定距離打樁、架設龍門板,在龍門板上用施工線拉一個大至的直角線,盡量把線拉緊,然后用勾股定理采用鋼尺合尺,尺寸要大一點,一般用6、8、10m,這樣比較準確,首先在兩控制線上量取尺寸用紅鉛筆放點,然后兩人拉尺,一人擺動可以任意那根線與鋼尺的尺寸穩(wěn)合,然后龍門板上固定施工線,用鋼尺從頭再校對一次,確認無誤后四周掛線、鋼尺校核,根據(jù)圖紙上的軸線尺寸用鋼尺量取放點,用鉛垂垂于地面,這樣就可以用石灰粉分別放開挖線了,用水準儀在龍門板上測放控制高程。
后者如果會用經(jīng)緯儀或全站儀那就簡單多了,只要根據(jù)圖紙已知的控制點或現(xiàn)場確定的控制點,圖紙上的距離、角度關系就可測量確定軸線的具體位置。
具體一點:
1、一般情況下是在預先選好的內控點位置上預埋鋼板,用經(jīng)緯儀在鋼板上找出交點,刻痕,做為豎向投測軸線的基點,然后用大線錘怎樣往上吊比較方便。用線錘尖對準軸線的基點,當線錘對準基準點時,用對講機通知樓層上人員定位。在對準下方吊錘時,對點人員要從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觀測吊錘尖部與鋼板的點位差值,并通知樓上人員及時調鋼絲線中的位置,當從兩側方向錘尖與十字中都重合時,可通知上層定點。
至于鋼絲線的彈力問題確實是存在的,關鍵是在于樓層上的放鋼絲線的絞線輪要經(jīng)過特制,可以進行微小高度調整,并能可靠的鎖定,這樣放線時就比較方便了。
2、高層因層高高及有外腳手架,故線錘法及外控法均不適宜,可采用內窺法.即在每個樓層的同一位置留兩個預留孔,通過這兩個孔將下面樓層的軸線引上來,如留3個孔的話,經(jīng)緯儀都可不用,僅線錘和鋼尺就可完成放線。
3、 +-0.000以下采用外空法,即打好控制樁,用經(jīng)緯儀投測軸線.+-0.000以上采用內控法,即用經(jīng)緯儀將控制軸線投測到首層平面上,首層平面在可通視的位置上預埋鋼板,用經(jīng)緯儀在鋼板上找出交點,刻痕,做為豎向投測軸線的基點,然后用鉛垂儀以此點向上可引測軸線n層. 高層放線普遍用的就是內控法.具體講在建筑軸線附近平行與軸線找一合適的距離我一班找1米左右這個位置予埋鋼板,在鋼板上找出交點,刻痕,做為豎向投測軸線的基點,然后用鉛垂儀或激光經(jīng)緯儀以此點向上可引測軸線n層. 比如你現(xiàn)在從一層向二層引,你對準一層的點用激光經(jīng)緯儀向上打,在二層用玻璃接住從下面?zhèn)鱽淼狞c就是了.然后從二層這個點往回量1米那就是建筑物軸線的位置了。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