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建筑工程——包括地下室,辦理房產證,都有嚴格的程序。不知你所說的房子具體是什么情況,無法準確判斷,建議找原房產證核發(fā)機構咨詢相關事宜。關于地下室建筑面積的計算,《建筑工程程建筑面積計算規(guī)范 GB/T 50353-2005》第3.0.5條規(guī)定:地下室、半地下室(車間、商店、車站、車庫、倉庫等),包括相應的有永久性頂蓋的出人口,應按其外墻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墻防潮層及其保護墻)外邊線所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0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0m者應計算1/2面積。至于上面這位兄弟所說的,與規(guī)范第3.0.4條的內容相近,但不是關于地下室建筑面積的規(guī)定。(3.0.4 多層建筑坡屋頂內和場館看臺下,當設計加以利用時凈高超過2.10m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凈高在1.20m至2.10m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當設計不利用或室內凈高不足1.20m時不應計算面積。)
全部5個回答>??地下室層高多少要算面積是多少呢?誰知道呢?
135****0795 | 2019-07-12 15:07:22
已有3個回答
-
155****3659
如果地下室里沒有夾層之類的,雖然超過6米,也只能按一層建筑面積算,如果有夾層,且夾層高度超過2.2米就可以算夾層面積。
查看全文↓ 2019-07-12 15:07:48 -
138****1391
層高低于2.2米的設備層、夾層等,均不計算面積。
查看全文↓ 2019-07-12 15:07:42
是層高,不是凈高。
-
131****3233
建筑面積還包括:
建筑面積=有效面積+結構面積=使用面積+輔助面
建筑面積+結構面積=結構面積+輔助面積+套內使用面積
(1)建筑面積:指建筑物長度、寬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積再乘以層數。它由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組成。
(2)使用面積:指建筑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凈面積的總和。
(3)輔助面積:指建筑物各層平面為輔助生產或生活活動所占的凈面積的總和,例如居住建筑中的樓梯、走道、廁所、廚房等。
(4)結構面積:指建筑物各層平面中的墻、柱等結構所占面積的總和。
依據不同的使用目的建筑面積可分為以下幾類:
1、依據對建筑物建筑面積的組成部分可劃分:
總的建筑面積=地上建筑面積+地下建筑面積
2、依據是否產生經濟效益劃分:
可收益的建筑面積、無收益的建筑面積、必須配套的建筑面積(無收益部分)
3、按建筑物內使用功能不同劃分:
住宅功能的建筑面積、商業(yè)功能的建筑面積、辦公功能的建筑面積、工業(yè)功能的建筑面積、配套功能的建筑面積、人防功能的建筑面積。
4、按成套房屋建筑面積構成劃分:
成套房屋的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分攤的共有公用建筑面積

相關問題
-
答
-
答
首先你沒告訴你按揭貸款執(zhí)行的利率(各地各行政策不同,故利率浮動略有不同),所以我只能按商業(yè)貸款基準利率和公積金利率分別為你計算: 1、基準利率 ,貸款總額23萬,貸款年限13年 ,月供 2224.62 元(含息),到期總還款額 347040.72元,其中利息總計347040.72-230000=117040.72元?! ?、公積金利率,貸款總額23萬,貸款年限13年 ,月供1973.07 元(含息),到期總還款額 307798.92元,其中利息總計307798.92-230000=77798.92元?! ×硗猓话沣y行都是按整數金額貸款,所以沒把你400元計算進去。
全部3個回答> -
答
《房產測量規(guī)范》5.6.6.1 房屋層數是指房屋的自然層數,一般按室內地坪±0以上計算;采光窗在室外地坪以上的半地下室,其室內層高在2.20m以上的,計算自然層數。房屋總層數為房屋地上層數與地下層數之和。
全部3個回答> -
答
多層的:使用面積=建筑面積X0.8 只是個大概數。高層的:使用面積=建筑面積X0.65(0.65-0.7)依據《房產測量規(guī)范》可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即公攤面積為:一.大堂、公共門廳、走廊、過道、電(樓)梯前廳、樓梯間、電梯井、電梯機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電室、值班警衛(wèi)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物業(yè)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為該建筑服務的專用設備用房;二.每套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及外墻(包括山墻),為墻體面積水面投影面積的一半。不應計入的公用建筑空間為:1.倉庫、機動車庫、非機動車庫、車道等,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單獨具備使用功能的獨立使用空間;2.售房單位自營、自用的房屋;3.為多幢房屋服務的警衛(wèi)室、管理(其中包括物業(yè)管理)用房。
全部4個回答> -
答
對低層、中高層建筑,由于沒有電梯,一般不超過2.0米。對高層住宅,考慮電梯、通風等凈高就要高一些。
全部3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