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攤面積占建筑面積的15%~20%。
全部5個回答>??電梯樓一梯3戶公攤面積多少好?應該怎么辦呢?
147****9063 | 2019-07-22 14:02:18
已有5個回答
-
134****0254
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面積
查看全文↓ 2019-07-22 14:03:16
銷售面積(也稱套型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 +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俗說"公攤面積")。
得房率是買房比較重要的一個指標。計算房屋面積時,計算的是建筑面積,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實惠;太高,不方便。因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積就越少,住戶也會感到壓抑。一般,得房率在80%左右比較合適,公共部分既寬敞氣派,分攤的面積也不會太多,比較實惠。
-
134****3362
正常11層的產品得房率應該是80-85%,不過由于你的戶型很小,所以得房率適當減少也是正常(因為樓梯、電梯等面積不會減少)。
查看全文↓ 2019-07-22 14:03:07
所以你這個得房率也算正常,不是不可接受。
對于你問公攤比例是否一樣,一棟樓里面每一戶的得房率都是一樣的。 -
153****6619
高層一般是百分之二十多一點,你那是一梯三戶,估計公攤要少一點,但緊急疏散樓梯如果寬了就不好說了,應該在百分之二十三左右
查看全文↓ 2019-07-22 14:02:55 -
146****1711
1、一層的門廳、大廳、電梯、安全梯、走廊、過道、水電通風井,以及外墻;
查看全文↓ 2019-07-22 14:02:51
2、標準層的電梯、安全梯、走廊、過道、水電通風井,以及外墻;
3、頂層、轎頂層的電梯機房、轎頂、獨立使用的水箱間等等僅為本幢服務的應被公攤的設施用房;
4、如果有地下室,還要計算地下的各種為本幢服務的功能用房的面積作為共有建筑面積。比如高低壓配電房、水箱間加壓間、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池等等
以上所有共有建筑面積匯總,計算出一個總額。再用這個數除以所有(記住,是所有)房屋的套內面積,得出一個公攤系數,再用這個系數乘以各戶的套內面積,就是該戶的公攤面積了。
-
151****8158
花園洋房一般在10%到15%,小高層一般15%左右。高層一般15%到25%之間。如果是一梯四戶的高層,則公攤在18%到22%之間比較合理。
查看全文↓ 2019-07-22 14:02:41
公攤目前沒有國家規(guī)定標準。

相關問題
-
答
-
答
如果是多層住宅,通常在5-10%之間,一梯三戶比一梯兩戶公攤比例小,單元平面住宅面積大比單元平面住宅面積小公攤比例小。如果是小高層住宅,通常在15-20%之間,其他同上。如果是高層住宅,通常在20-25%之間,其他同上。
全部4個回答> -
答
公攤面積是怎么計算的?開發(fā)商會根據整棟樓的公攤面積,計算公攤系數。shqianyy公攤系數=整棟樓的公攤面積/整棟樓的建筑面積。每戶的公攤面積=本戶的建筑面積×公攤系數,而套內建筑面積≈建筑面積-公攤面積。舉個例子:公攤系數為23%,建筑面積120㎡的公攤面積為120㎡×23%=27.6㎡,建筑面積100㎡的公攤面積為100㎡×23%=23㎡。通常戶型圖中,會標注出建筑面積是多少。不同類別住宅公攤比率不一樣7層以下住宅公攤率為7-12%:多層建筑一般是指層數在6層左右磗混結構的建筑,其參與公攤部分的面積包括外墻水平投影的1/2,樓梯,樓梯間,為住戶提供服務的物管用房(熱交換站、水泵房、配電室等)。一般占房屋建筑面積的13%到18%。室內的層高分為室內凈高(地板與天花板之間的距離)和室內層高(地板與上層地板間的距離),一般情況下,層高在2.8米左右,室內凈高在2.65到2.7米之間。如果室內層高超過4.7米以上應按照兩層計算室內面積。7-11層住宅公攤率為10-16%:樓層為7—9層為小高層,一般小高層公攤取決于各樓盤自身的情況,不同的小高層樓盤公攤也有差異。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底層沒有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小高層公攤系數在10%-15%之間,而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在15%-20%之間。按規(guī)定7層以上必須配電梯,所以小高層屬于配電梯的范圍之內,它的特點是方便的同時又能給生活一種新的高度。12-33層住宅公攤率為14-24%:高層住宅的公攤面積是**大的。根據建筑規(guī)模的不同,高層建筑一般在25-33層之間,而且高層住宅的樓梯高度**高。另外高層建筑有電梯及電梯前室占用了空間,也有安全通道樓梯占用空間,還有“管道井”“強電井”“弱電井”等公用設施都占用了空間。所以高層建筑較多層建筑的公攤面積要大得多。別墅類的公攤率為1-8%:別墅是包括地下層在內的**多三層的獨棟住宅形式,帶室內車庫。一般來說獨立別墅沒有公攤面積,聯(lián)體別墅有較少的公攤面積。公用面積分攤的原則是僅存在于本樓內部并與本樓建筑結構存有連接的部分,并且僅向本樓居住者提供非營利性服務,不符合此條件的建筑不得計入公攤面積。
全部5個回答> -
答
高層樓房的公攤面積要大于多層的公攤面積。 多層的:使用面積=建筑面積X0.8 只是個大概數。 高層的:使用面積=建筑面積X0.65(0.65-0.7) 因為沒有十分固定的,只要高于國家的**低標準就可以。 有效面積系數和結構面積系數實際是書本上的東西,根本不適用,也沒有人用. 資料: 房屋公攤面積、建筑面積及使用面積的計算方法 高層塔樓的使用率是72-75%,高層板樓的使用率是78-80%,多層住宅的使用率約為85%左右。所謂使用率是指房屋的套內使用面積與建筑面積之比,其中建筑面積等于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面積)與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之和。... 套內使用面積是指實際的房屋利用面積,即,又稱地毯面積;而套內面積一般是指套內建筑面積,是套內使用面積與套內分攤面積之和。 套內使用面積是如何計算的: 1 、室內使用面積按結構墻體內表面尺寸計算,墻體有復合保溫、隔熱層,按復合層內皮尺寸計算; 2、 煙囪、通鳳道、各種管道豎井等均不計入使用面積。 3、 非公用樓梯(包括躍層住宅中的套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使用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 4 、住宅使用面積包括臥室、起居室(廳)、廚房、衛(wèi)生間、餐廳、過廳、過道、前室、貯藏室、陽臺、壁柜等 5 、套內使用面積系數:房屋按套(單元)計算面積時,使用面積系數為套內使用面積與套內建筑面積加按規(guī)定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比率(%)。 建筑面積怎么算,使用面積怎么算啊 首先了解幾個公式: 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建筑面積×公攤系數 公攤系數=建筑總公攤面積÷建筑總建筑面積 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面積 好了,解釋一下上面的公式 1、套內使用面積,有個形象的說法叫“地毯面積”,簡單說,就是把你家所有面積全鋪上地毯,能鋪多少面積的地毯,就是多少的套內使用面積。 2、套內墻體面積,套內墻體面積包括戶型內部的分隔墻(按照投影面積全部計算),兩戶之間的分隔墻(按照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外墻(按照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三個部分。 3、陽臺面積,封閉陽臺按照全部面積計算,不封閉陽臺按照一半面積計算。 4、公攤面積,建筑內的樓電梯間、消防通道、為本樓服務的配電房、水泵房等附屬設施用房、外墻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這些全部計算為公攤面積。 通常在無電梯的多層建筑中,公攤系數在5-10%這個范圍內都是正常的,超出10%的也有可能,不過少見。 在有電梯的板式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通常在15-20%之間。 在有電梯的板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通常在18-25%之間。 在有電梯的塔式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通常在18-22%之間。 在有電梯的塔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通常在20-30%之間。
全部5個回答> -
答
住宅的公攤面積一般是套內面積的18-25%之間,也有的高檔社區(qū),核心筒比較大,公攤會達到35%,但只是個別情況。辦公的公攤系數會大一些,一般都在35%以上;而商業(yè)的公攤系數就更大了,如果劃分了商鋪,因為剩下的通道比較大,公攤面積可能比套內面積還要大。你說的一梯一戶也可能是豪宅,30%左右吧。
全部3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