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向書當然具有法律效力。2、違約責任由于定金太少,中介公司可能會主動違約(房東不肯賣中介也只有違約了),**多雙倍返還定金(請確定中介給你的是定金收據(jù))3、三個月的房屋差價舉證比較困難,而且很難鑒定4、官司可以打,勝算很大,但是同樣對你來說這個勝算的結果是否值得(打官司的時間和精力、財力)ps:如果意向書上有房東簽名,可以打官司,讓這套房子被查封而無法交易
全部3個回答>購房意向書有法律效應嗎
141****6859 | 2022-07-11 09:46:50
已有1個回答
-
137****8456
購房意向書是具有法律效應的,在開發(fā)商取得預售許可證的情況下,購房意向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開發(fā)商違約,需要雙倍返還購房人的定金,如果購房人違約,開發(fā)商不退還定金。
查看全文↓ 2022-07-11 09:46:50
對簽訂合同的預約性,意向書的內(nèi)容并不涉及具體權利與義務,該意向書是預約合同,雙方當事人也只是有簽訂的優(yōu)先權,最后以簽訂的正式合同為準,即使違約承擔是過失責任,而不是違約責任。
在內(nèi)容已具備本合同要件時,它就是有效的,一旦一方違約需要承擔違約責任。簽訂購房意向書的注意事項簽約前,認真閱讀條款,最好研究買賣合同,再決定是否簽認購書,簽訂認購書的時候,出賣人提供正式的,供簽約用的文本。
認真研究出賣人提供文本,細致地與出賣人就合同事項進行協(xié)商,確認一切順利后,才決定簽訂認購書。

相關問題
-
答
-
答
購房意向書是開發(fā)商與擬購房者為將來正式簽訂房屋買賣合同而簽訂的預約合同?!逗贤ā返诰艞l規(guī)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規(guī)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意思表示真實,所以開發(fā)商與擬購房者簽訂意向書時雙方在平等自愿、充分告知的情況下,應當能夠簽訂購房意向書。二、購房意向書的法律效力開發(fā)商與擬購房者在簽訂購房意向書時應當格外慎重,購房意向書簽訂在開發(fā)商尚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之前。那么在什么情況下簽訂購房意向書合法有效?本人認為開發(fā)商應在取得規(guī)劃部門的《建設用地規(guī)劃許可證》之后,由開發(fā)商對擬購房者進行充分告知后,雙方經(jīng)自愿簽訂購房意向書。三、購房意向書的基本內(nèi)容購房意向書的內(nèi)容不必像房屋預售合同的內(nèi)容那樣詳細,購房意向書只是預約合同,只要具備合同基本條款即可,建議意向書有以下基本內(nèi)容: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認購面積、認購價格、認購時間、違約責任等條款。
全部3個回答> -
答
你好: 當然是按照你**后簽的合同為準,只要是雙方真實意愿的表達,處于公平 公正 自愿 合法 的前提下,合同當然有效!請記住都有法律效益,但是合同還是以**后簽訂的為準
全部4個回答> -
答
你好,應該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的。目的在于對雙方交易房屋有關事宜進行初步的確認,而且往往以一定數(shù)額的定金作為協(xié)議的擔保。商品房買賣認購書在實踐中稱謂不一,如認購意向書、購房訂購單、購房預訂單、訂購房屋協(xié)議等等。很多購房者認為,在整個交易過程當中,只有**終簽署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是有效合同,而商品房認購書并不是正式合同,充其量也就是意向書而已,并不具備合同的約束力,因此,商品房認購書中所列有關定金罰則自然也就沒有約束力。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商品房認購書具有合同的法律效力,一旦簽署,即對雙方當事人產(chǎn)生相應約束力。購房者在簽署商品房認購書時千萬不能因其內(nèi)容簡單而掉以輕心,尤其是不能認為商品房認購書不是正式合同,從而置商品房認購書中的有關違約責任于不顧。并且容易發(fā)生定金套牢購房人的問題。導致認購人被套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定金罰則”的存在:根據(jù)《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以交付定金作為訂立合同的擔保,如果給付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合同,無權要求返還定金;如果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合同,應當雙倍返還定金。**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條明確了“定金罰則”在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過程中的適用。這也就意味著,《商品房認購書》中一旦約定了定金,如果不想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開發(fā)商就有權“不返還”。當然,如果開發(fā)商不愿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就要雙倍返還。鏈接:
全部3個回答> -
答
意向書可以看成是一個附條件附期限的合同。主要看意向書的內(nèi)容。有的“購房意向書”是購房預約合同與銷售合同的混合體,它的相關權利義務中既有約定在未來時間簽訂統(tǒng)一制式合同的條款,又有超越了純預約合同內(nèi)容范圍的關于買賣實體權利義務的約定內(nèi)容,這些約定基本已經(jīng)符合了買賣合同成立的構成要件。那么,預約合同中一切不違法的約定就是雙方當事人應當遵守的義務,具有法律效力。開發(fā)商轉賣房子的情況是可能出現(xiàn)的。
全部5個回答>
東莞買房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