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攤面積標準要依據(jù)房屋類型而定多層住宅:7層以下住宅公攤率為7-12%;7-11層住宅公攤率為10-16%;按規(guī)定7層以上必須配電梯,所以小高層屬于配電梯的范圍之內,它的特點是方便的同時又能給生活一種新的高度高層住宅:12-33層住宅公攤率為14-24%,另外高層建筑有電梯及電梯前室占用了空間,也有安全通道樓梯占用空間,還有“管道井”“強電井”“弱電井”等公用設施都占用了空間。所以高層建筑較多層建筑的公攤面積要大得多。別墅住宅:別墅類的公攤率為1-8%,一般來說獨立別墅沒有公攤面積,聯(lián)體別墅有較少的公攤面積。公用面積分攤的原則是僅存在于本樓內部并與本樓建筑結構存有連接的部分,并且僅向本樓居住者提供非營利性服務,不符合此條件的建筑不得計入公攤面積。
全部3個回答>公攤多少比較合理
155****4801 | 2014-04-01 21:06:20
已有2個回答
-
152****8836
所謂公攤面積,是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簡稱,它與套內建筑面積之和構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積。對于公攤面積的處理,目前我國尚無明確法律法規(guī)出臺。所以合不合理要看你自己能不能接受,不過大部分樓盤都是20左右的公攤。
查看全文↓ 2014-04-02 11:54:52
宜昌和家網(wǎng)上查到的不應計入的公用建筑空間為:
1. 倉庫、機動車庫、非機動車庫、車道等,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單獨具備使用功能的獨立使用空間;
2. 售房單位自營、自用的房屋;
3. 為多幢房屋服務的警衛(wèi)室、管理(其中包括物業(yè)管理)用房。
這個給你參考吧 -
141****5894
您好,我是**網(wǎng)的編輯, 高層的:使用面積=建筑面積X0.65(0.65-0.7) 高層塔樓的使用率是72-75%,高層板樓的使用率是78-80%,多層住宅的使用率約為85%左右。
查看全文↓ 2014-04-01 21:20:31
所謂使用率是指房屋的套內使用面積與建筑面積之比,其中建筑面積等于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面積)與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之和。
謝謝。

相關問題
-
答
-
答
業(yè)內人士提醒:公攤不是越小越好,公攤大小影響居住舒適度年底促銷風潮興起,不少樓盤使出各種招數(shù)來推薦自己樓盤的優(yōu)勢。具有低公攤面積、高使用率等優(yōu)勢的樓盤,更是不遺余力地向公眾計算其實用面積單價來吸引客戶關注。在看房過程中,絕大部分銷售人員都會大力地向看房者鼓吹贈送面積之大,甚至比公攤面積還要大,但關于公攤面積是多少,公攤面積由哪些部分組成等等,銷售人員一般都三緘其口。尤其是對外宣揚一梯一戶或是兩梯兩戶的高端小區(qū)時,動輒便有30到40多平方米的公攤面積。公攤面積增大,也就意味著每個住戶的套內面積變小,不少購房者會認為選購公攤面積大的產品不劃算,認為自己白白為之支付不菲費用。那到底多少公攤面積是在合理范圍呢?公攤面積是不是越小就越好呢?洋房公攤面積占比約兩成公攤面積,顧名思義,就是各產權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積,是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的簡稱。記者在走訪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帶電梯的高層住宅項目公攤面積多在18%-25%之間,一些老舊的樓梯房的公攤面積相對小一些,在10%-15%之間。而且,即便是同一個小區(qū)的同一種戶型,公攤面積也不盡相同。記者向東莞廣量測繪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了解到,這跟樓層結構有關。相比之下,高層住宅特別是含有電梯間等設備的樓房,其公攤面積要高于同樣設計結構的多層住宅,因此,即使戶型大小一樣,但**終的建筑面積卻差異很大。公攤并非越小越好一些業(yè)內人士表示,減少公攤面積,可能會影響住宅本身的品質。如若將房屋配套用房壓縮到**小,一些設施能省就省,**終會影響到樓梯、走道的寬度以及電梯數(shù)量,居住感覺并不會很好。相反,如果設置配套齊全,雖然公攤大一些,但小區(qū)整體配套檔次也上去了。如一些兩梯兩戶的設計,跟一些兩梯六戶的設計,雖然在公攤面積上一定會有不少差異,但公攤大的設計卻能讓業(yè)主生活更方便?!安簧儋彿空邔珨偯娣e不太能理解,認為公攤面積大就是讓自己吃虧。其實,公攤與居住的舒適度以及安全、消防等都有關?!蹦硺潜P銷售經理表示,設計住宅樓時,公攤不能一味求低,相關設計也必須通過相關部門的審核。廣量測繪相關負責人表示,商品房在發(fā)放預售證之前,必須對房屋進行預先測繪,在房屋交付使用前,也必須再進行面積實測。他也提醒消費者,買房前要查看開發(fā)商是否按規(guī)定公示了項目公攤比例,并實地查看住房公共區(qū)域是否設置合理,在簽訂購房合同時也要注意是否注明了公攤面積。如何了解房子的公攤面積?可向房管局提出申請在購房合同上,會顯示房屋的建筑面積以及套內面積,用建筑面積減去套內面積,得出的就是公攤面積。這樣的公攤面積大小計算不復雜,但這些公攤面積又是由什么內容組成的呢?公攤率占比是多少才是合理范圍?消費者怎樣才能了解自己所購買的房產在公攤面積上是否存在不妥之處?開發(fā)商在計算公攤面積時,有沒有將不該計算入內的內容加入進來?廣量測繪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市并沒有對公攤面積的上限做出相關規(guī)定,他介紹,根據(jù)配套以及相關設計不同,公攤也在相應浮動。大體情況下,低層洋房的公攤系數(shù)約為7%-13%;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shù)約在15%-20%;高層住宅約為20%-25%。負責人介紹,購房者如果對購買房屋的公攤面積存在異議,可以向房管局提出知情申請,申請通過后,房管局會回復具體的房屋的詳細公攤門類。那么什么種類的公用面積才能被計算進公攤呢?負責人介紹,公攤面積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值班警衛(wèi)室等;第二,整幢樓服務的管理用房和公共用房的建筑面積;第三,單元與公共建筑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計入套內建筑面積之外的共用墻體面積。此外,他強調,地下車庫并不能被計入公攤面積中,即便是不可銷售的人防工程地下室,同樣不能被計入公攤中。
全部3個回答> -
答
這個不同品質的小區(qū)是不一樣的!現(xiàn)在的商品房一般的得房率都在68%-78%之間,總之越高的越氣派的得房率就低了。
全部4個回答> -
問 公攤合理性答
如果你所住的是高層的話這樣的公攤差不多,如果是多層的話那就是很大了。應該去問一下為什么會這么大。
全部10個回答> -
答
公攤20%是否合理,需結合具體項目分析。一般來說,公攤面積與項目定位、設計有關。高端項目公攤比例可能更高,但應確保公攤部分能提升居住品質,否則可能影響項目競爭力。
全部3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