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給予公平補償。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tǒng)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fā)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補償包括:1、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yè)損失的補償;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2、如果拆遷房屋屬于集體土地上的房屋,主要的法律依據(jù)是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雖為拆遷,但從法律關系層面來說,是土地征收。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全部3個回答>房屋安置賠償
148****7376 | 2014-05-19 16:03:07
已有4個回答
-
157****0604
不管選擇何種安置方式都有這筆費用,建議選擇實物安置。
查看全文↓ 2014-05-21 09:12:21 -
133****6804
安置費指的是由拆遷方出錢給你搬家,同時為你出一年的房租錢,讓你暫時過渡。拆遷費指拆遷方對你房屋的土地使用權,房屋建設費作出的補償跟其據(jù)就是當?shù)亟ㄔO局評估師的估價,地理位置,房子的結構作的評估
查看全文↓ 2014-05-20 09:10:05 -
136****1128
1)拆遷出租房屋的,如果所有人不要求保留房屋產權,由拆遷人按該被拆遷房屋的實際居住情況和規(guī)定標準,分別對房屋所有人和使用人進行安置。
查看全文↓ 2014-05-20 09:08:43
(2)拆遷房屋的所有人要求保留自住或就出租房屋保留房屋產權的,可以按自住或出租部分的房屋面積互換房屋產權,但對于要求保留產權的出租部分,拆遷人應估價補償,并按規(guī)定安置房屋使用人。拆遷房屋所有人要求保留產權的,在產權調換后,房屋使用人和所有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xù)有效。房屋拆遷中的特殊困難戶按規(guī)定標準安置后,人均居住面積低于該地區(qū)規(guī)定的平均水平,如果被拆遷人屬于國家機關、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的職工,可以由拆遷入與被拆遷入?yún)f(xié)商,由被拆遷入所在單位出資安置解決。如果被拆遷人所在單位不愿出資,則仍按規(guī)定標準安置。對于列入政府有關建設部門批準的城市規(guī)劃,對舊城區(qū)改造的,凡原址建造非住宅房屋的,被拆遷的居住房屋所有人、使用人遷到市區(qū)邊緣安置;原址建造商品住房,被拆遷入要求在原址安置的,則應按原址建造的商品居住房屋成本價與邊緣地區(qū)建造的商品居住房屋成本價之間的差價購買居住房屋。 -
137****4300
這個您可以去當?shù)卮逦蛘哒稍円幌?/span>
查看全文↓ 2014-05-19 16:30:07

相關問題
-
答
-
答
農村有房無戶口的,拆遷的應只給予房屋的補償,而沒有安置補助。2、農村有房無戶口,應認定沒有該村的村民資格,因此不能享受村民待遇,即不能享受到只有該村村民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只有該村村民才能享受到的待遇,比如家庭承包土地分配待遇、房屋拆遷時的安置補助待遇,等。3、農村房屋拆遷,是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適用《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根據(jù)《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依附于土地征收,房屋被當作地上附著物對待。在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時,對被拆遷房屋的,既有房屋的補償,也有人口的安置補助。對房屋的補償以評估價為標準,結合房屋成新,給予貨幣補償;對人口的安置補助,即對具有村民資格的人給予安置補助,往往表現(xiàn)為人均給予若干安置房面積,也可能是每戶給予若干宅基地面積。4、綜上,在農村有房無戶口的,因房屋系合法財產,所以在拆遷時應當給予房屋的貨幣補償,但因沒有該的村民資格,因而不能享受到安置補助待遇,即不能得到安置房面積或者宅基地面積。
全部5個回答> -
答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給予公平補償。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tǒng)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fā)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補償包括:1、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yè)損失的補償;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2、如果拆遷房屋屬于集體土地上的房屋,主要的法律依據(jù)是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雖為拆遷,但從法律關系層面來說,是土地征收。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全部3個回答> -
答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給予公平補償。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tǒng)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fā)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補償包括:1、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yè)損失的補償;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2、如果拆遷房屋屬于集體土地上的房屋,主要的法律依據(jù)是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雖為拆遷,但從法律關系層面來說,是土地征收。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全部3個回答> -
答
一、房屋拆遷怎么賠償拆建單位依照規(guī)定標準向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種賠償金。具體的賠償項目包括:(1)房屋補償費,用于補償被拆遷房屋所有權人的損失,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2)周轉補償費,用于補償被拆遷房屋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3)獎勵性補償費,用于鼓勵被拆遷房屋住戶積極協(xié)助房屋拆遷或主動放棄一些權利如自愿遷往郊區(qū)或不要求拆遷單位安置住房,房屋拆遷補償費的各項標準由當?shù)厝嗣裾鶕?jù)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加以確定,拆建單位必須嚴格執(zhí)行,不得任意更改。被拆遷人除了應得的房屋補償費以外,還可得到:搬家補償費;設備遷移費;過度期內的臨時安置補助費。二、房屋拆遷賠償糾紛怎么處理由于拆遷人占比例較多的是房地產開發(fā)公司,這些部門的性質,決定其必須追求**大利潤,因此,實踐中這些部門往往以低廉的價格拆遷原居民住宅,對拆遷人的補償費用往往過低或者違反拆遷安置合同沒有進行有關補償,這類糾紛訴至法院的也很多。對于補償糾紛的處理,在審理時,如果拆遷安置合同有約定,應按照拆遷安置合同的約定來處理;沒有按照合同約定來履行的一方,應承擔違約責任。對于作價補償,應按照所拆遷房屋建筑面積的安置價格結合成新結算補償?shù)慕痤~,在補償時也應充分考慮地段的差異。對于不同使用性質的房屋應有不同的補償標準,這里主要是指住宅用房和營業(yè)性用戶。拆遷中如何認定房屋的使用性質,是當前拆遷安置中爭議較大的一個問題。應按拆遷房屋實際使用的性質來認定。對于拆遷非住宅房屋造成停產、停業(yè)的,拆遷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對于被拆遷房屋的承租人,在租賃期限未滿時,則承租人對該拆遷房屋享有使用權,對此承租人有要求拆遷人和房屋產權人返還已付租金并賠償其損失的權利。如果房屋所有權人進行了產權調換,承租人與原房屋所有權人之間的租賃關系應當繼續(xù)維持。在過渡期限內,承租人自行安排住所的,拆遷人應當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對于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應按城市市政府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對于因拆遷人的責任延長過渡期限的,對此拆遷人除應承擔違約責任外,還應當自逾期之日起增加臨時安置補助費。進行新城市的建設,就有可能對一些規(guī)劃不好的房屋或老式房屋進行拆遷。此時涉及到的賠償項目包括房屋補償費、周轉補償費以及獎勵性補償費。還有可能獲得搬家補償費、設備遷移費、過度期內的臨時安置補助費。律師365小編為您整理本篇文章,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買房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