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分的住房叫做房改房,又可以叫做已購公房。已購公有住房,是指城鎮(zhèn)職工根據(jù)國家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城鎮(zhèn)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規(guī)定,按照成本價或者標準價購買的已建公有住房。目前基本上都有房權證。
全部3個回答>單位分的房有房產證嗎
157****9896 | 2018-06-12 13:21:38
已有3個回答
-
134****8333
大部分都是集體房產證,有使用權不能買賣...
查看全文↓ 2018-06-12 13:23:13 -
141****8249
1、既然是單位的福利房,個人不擁有房產證,那么拆遷獲得補償?shù)闹黧w就應該是單位;
查看全文↓ 2018-06-12 13:22:55
2、單位分給個人的福利房,是一種福利,對于該福利單位有權進行管理與處分;
3、福利房因拆遷而獲得的補償,單位因該補償涉及勞動者的切身利益,應依法召開職工代表大會決定分配方案。 -
155****9623
房產證肯定是有的。
查看全文↓ 2018-06-12 13:21:58
一、有的單位房子,個人住著,個人沒有房產證,但單位肯定是有產權證的。
二、有的房改房,個人有房產證,但土地證是沒有的。
這說明這個土地屬于劃撥來源,故不能辦理出讓土地證;
三、有的房改房,雙證齊全,但是有政策照顧的成份,一般對上市有時間或其他條件的限制。
建議:如果是別人的單位房子,要看看對方的證件,了解實際情況后再決定是否購買。也跟你是自住,還是投資有關,具體怎么辦,就看你自己怎么想了。

相關問題
-
答
-
答
不一樣。單位公房,拆遷各地政策略有不同。單位福利性分房,拆遷補償上一般與全產私房并無太大差別,有的地方約定先房改,補繳房改費用后產權歸個人,然后按拆遷私房來走,有的約定與個人與單位拆遷補償按八二分成,具體參見你們公告的征收補償安置方案。沒有房產證,這屬于單位分的福利房,單位有承租單的。拆遷的話,可以用承租單來拆遷的。如果起賣的話,要通過單位到房管部門去辦手續(xù),先把承租的福利房買下來,辦成自己的房子,才能買的。根據(jù)《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規(guī)定:1、第十七條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一)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yè)損失的補償。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2、第十八條:征收個人住宅,被征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優(yōu)先給予住房保障。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制定。3、第二十一條被征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被征收人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提供用于產權調換的房屋,并與被征收人計算、結清被征收房屋價值與用于產權調換房屋價值的差價。因舊城區(qū)改建征收個人住宅,被征收人選擇在改建地段進行房屋產權調換的,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提供改建地段或者就近地段的房屋。4、第二十二條因征收房屋造成搬遷的,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向被征收人支付搬遷費;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產權調換房屋交付前,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向被征收人支付臨時安置費或者提供周轉用房。
全部3個回答> -
答
單位分住房是當時我國特有的住房制度,也叫福利分房,是指職工單位將公房以工資性貨幣分配方式出售給職工,職工以標準價或成本價購買,從而對購買的房屋享有部分產權或全部產權的住房。這種房子出售給職工后,產權歸職工所有,5年后可上市交易。出售后不交房租,開始交物業(yè)管理費。福利房是單位給補貼的房產,但往往房產證在單位,5到10年才會拿到房主手里,房主按一定比例購買后就能擁有產權。就能辦房產證。
全部3個回答> -
答
不建議買,沒有房產證就無法證明這房子是你自己的,會遇到麻煩:1、無法用作房屋抵押貸款;2、無法進行房屋的買賣,房屋的買賣以以登記為準;3、無法落實落戶的問題,以及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4、單位集資房用地是集體用地,遇到拆遷,就無法辦得產權證,產拆的房子很難獲得相應的匹配。
全部3個回答> -
答
福利房是單位給補貼的房產,但往往房產證在單位,5-10年才會拿到房主手里。至于具體是房產證還是集體房產證主要還是看土地性質,不過一般出售比較麻煩的
全部3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