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證上的面積是建筑面積,包含公攤面積的?!》慨a證上登記的面積是建筑面積。建筑面積=有效面積+結構面積=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結構面積+輔助面積+套內使用面積。
全部5個回答>房產證面積包括公攤面積嗎
137****6606 | 2018-07-12 13:33:50
已有5個回答
-
132****8212
房產證上的面積是建筑面積,包含公攤面積的。
查看全文↓ 2018-07-12 13:35:06
房產證上登記的面積是建筑面積。建筑面積=有效面積+結構面積=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結構面積+輔助面積+套內使用面積。
?。?)建筑面積:指建筑物長度、寬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積再乘以層數(shù)。它由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組成。
(2)使用面積:指建筑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凈面積的總和。
?。?)輔助面積:指建筑物各層平面為輔助生產或生活活動所占的凈面積的總和,例如居住建筑中的樓梯、走道、廁所、廚房等。
?。?)結構面積:指建筑物各層平面中的墻、柱等結構所占面積的總和。 -
156****4010
您的產權證是包括了你的使用面積和公攤面積的。按照套內計價的方式是不會影響你的產權面積的。
查看全文↓ 2018-07-12 13:34:57
至于為什么開發(fā)商在合同上面用套內面積計價,主要原因是因為主管部門要求開發(fā)商按照套內面積計價。這個要求主要是基于2006-2007年房價上漲過快,相關部門期望通過該方式從側面抑制房價上漲過快。
其實開發(fā)商本身是愿意用建筑面積計價的,這樣購房者就會比較直觀的認為房價比用套內計價的低,其實房屋的總房價是一樣的。所以,我如果沒有猜錯的話,應該是售樓人員在跟你介紹的時候是按照建筑面積(套內+公攤)的單價給你介紹的,而簽定合同的時候是按照套內面積跟你簽定合同的吧 -
148****6763
你好。房產證上的面積是建筑面積,是包含了公攤的面積。賠償?shù)脑捑褪前凑辗慨a證的面積進行賠償。
查看全文↓ 2018-07-12 13:34:46 -
157****9342
一、房產證上的面積是建筑面積,包含公攤面積和套內使用面積的。建筑面積=套內面積+公攤面積
查看全文↓ 2018-07-12 13:34:38
二、套內面積
全程房屋套內建筑面積,是由房屋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套內陽臺建筑面積三部分組成;
套內使用面積為套內房屋使用空間的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按以下規(guī)定計算:
a.套內房屋使用面積為套內臥室、起居室、過廳、過道、廚房、衛(wèi)生間、廁所、儲藏室、壁櫥等空間面積的總和。
b.套內內部樓梯按自然層數(shù)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
c.不包括含在結構面積內的套內內部煙囪、通風道、管道井計入使用面積。
d.內墻面裝飾厚度計入使用面積。
套內建筑面積計算公式: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陽臺面積+墻體面積。
三、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指每套(單元)商品房依法應當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公用建筑面積和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產權歸整棟樓購房人共有,購房人按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對其享有權利,承擔責任。
公攤范圍:
a. 各產權戶的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配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wèi)室,以及為整幢建筑服務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
b. 套(單元)與公共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獨立使用的地下室和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計入共有建筑面積。
高層在建設時,為了保證電梯以及消防設施安全,開發(fā)單位一般會在低于9層以下公共區(qū)域安裝散熱器或地熱,這些公共設施單元樓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因此在計算公攤面積時,用戶均攤采暖設施面積。
四、相關公式:
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建筑面積×公攤系數(shù)
公攤系數(shù)=建筑總公攤面積÷建筑總建筑面積
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面積 -
142****3265
一、房產證上的面積是建筑面積,包含公攤面積和套內使用面積的。建筑面積=套內面積+公攤面積
查看全文↓ 2018-07-12 13:34:28
二、套內面積全程房屋套內建筑面積,是由房屋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套內陽臺建筑面積三部分組成;套內使用面積為套內房屋使用空間的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按以下規(guī)定計算:a.套內房屋使用面積為套內臥室、起居室、過廳、過道、廚房、衛(wèi)生間、廁所、儲藏室、壁櫥等空間面積的總和。b.套內內部樓梯按自然層數(shù)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c.不包括含在結構面積內的套內內部煙囪、通風道、管道井計入使用面積。d.內墻面裝飾厚度計入使用面積。套內建筑面積計算公式: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陽臺面積+墻體面積。
三、公攤面積公攤面積指每套(單元)商品房依法應當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公用建筑面積和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產權歸整棟樓購房人共有,購房人按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對其享有權利,承擔責任。公攤范圍:a. 各產權戶的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配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wèi)室,以及為整幢建筑服務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b. 套(單元)與公共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獨立使用的地下室和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計入共有建筑面積。高層在建設時,為了保證電梯以及消防設施安全,開發(fā)單位一般會在低于9層以下公共區(qū)域安裝散熱器或地熱,這些公共設施單元樓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因此在計算公攤面積時,用戶均攤采暖設施面積。
四、相關公式: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公攤面積=建筑面積×公攤系數(shù)公攤系數(shù)=建筑總公攤面積÷建筑總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面積

相關問題
-
答
-
答
包括。房屋的產權面積系指產權主依法擁有房屋所有權的房屋建筑面積。房屋產權面積由直轄市、市、縣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登記確權認定。房產面積,具體說包括幾個概念,如房產的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或分攤面積)、使用面積、計租面積等等。其中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主要適用于商品房。計租面積、使用面積主要適用于公產房屋和企業(yè)產的房屋管理。人們常說的商品房的建筑面積,其實是指上述“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中的“建筑面積”,其中是包含一部分公攤面積在內的。
全部3個回答> -
答
包括。房屋的產權面積系指產權主依法擁有房屋所有權的房屋建筑面積。房屋產權面積由直轄市、市、縣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登記確權認定。房產面積,具體說包括幾個概念,如房產的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或分攤面積)、使用面積、計租面積等等。其中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主要適用于商品房。計租面積、使用面積主要適用于公產房屋和企業(yè)產的房屋管理。人們常說的商品房的建筑面積,其實是指上述“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中的“建筑面積”,其中是包含一部分公攤面積在內的。
全部3個回答> -
答
當然包括公攤面積的,在和開發(fā)商簽定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有明確寫明,所購房屋的建筑面積多少,其中套內面積多少,公攤面積多少。相對于高層住宅,多層住宅的公攤系數(shù)要小得多,自然公攤面積也就小了,實際使用面積就大了。
全部3個回答> -
答
房產證注明的面積為房屋建筑面積,建筑面積應為套內面積和分攤的共有面積之和。其中,共有建筑面積的內容為: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wèi)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積以及水平投影面積計算。獨立使用的地下室和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計入共有建筑面積。
全部5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