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包括:工業(yè)產權和版權(在我國稱為著作權)一共兩部分。1、工業(yè)產權。發(fā)明專利、商標以及工業(yè)品外觀設計等方面組成工業(yè)產權。工業(yè)產權包括專利、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制止不正當競爭,以及植物新品種權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2、著作權:在我國,著作權用在廣義時,包括(狹義的)著作權、著作鄰接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等,屬于著作權法規(guī)定的范圍。這是著作權人對著作物(作品)獨占利用的排他的權利。狹義的著作權又分為發(fā)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著作權法第10條)。著作權分為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著作權與專利權、商標權有時有交叉情形,這是知識產權的一個特點。
全部3個回答>知識產權哪些
141****0743 | 2018-07-13 10:00:39
已有3個回答
-
153****1173
知識產權,也稱其為“知識財產權”,指“權利人對其所創(chuàng)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財產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期內有效。各種智力創(chuàng)造比如發(fā)明、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yè)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以及外觀設計,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
查看全文↓ 2018-07-13 10:01:58
包括著作權與工業(yè)產權
知識產權是智力勞動產生的成果所有權,它是依照各國法律賦予符合條件的著作者以及發(fā)明者或成果擁有者在一定期限內享有的獨占權利。
它有兩類:一類是著作權(也稱為版權、文學產權),另一類是工業(yè)產權(也稱為產業(yè)產權)。
知識產權書籍
(一)著作權
著作權又稱版權,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依法享有的財產權利和精神權利的總稱。主要包括著作權及與著作權有關的鄰接權;通常我們說的知識產權主要是指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和作品登記。
(二)工業(yè)產權
工業(yè)產權則是指工業(yè)、商業(yè)、農業(yè)、林業(yè)和其他產業(yè)中具有實用經濟意義的一種無形財產權,由此看來“產業(yè)產權”的名稱更為貼切。主要包括專利權與商標權。 -
141****0053
知識產權,也稱其為"知識所屬權",指"權利人對其智力勞動所創(chuàng)作的成果享有的財產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內有效。各種智力創(chuàng)造比如發(fā)明、外觀設計、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yè)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據(jù)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的Mark Lemley教授,廣泛使用該術語"知識產權"是一個在1967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立后出現(xiàn)的。(近年來部分中文媒體頻繁使用IP指代知識產權,這種用法是錯誤的。在一般英文語境中,IP指的是internet protocol即互聯(lián)網協(xié)議,鮮見把IP和intellectual property聯(lián)系起來的用法。)
查看全文↓ 2018-07-13 10:01:37
知識產權是關于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智力勞動成果的專有權利。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為了更好保護產權人的利益,知識產權制度應運而生并不斷完善。如今侵犯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越來越多。17世紀上半葉產生了近代專利制度;一百年后產生了"專利說明書"制度;又過了一百多年后,從法院在處理侵權糾紛時的需要開始,才產生了"權利要求書"制度。在二十一世紀,知識產權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到處充滿了知識產權,在商業(yè)競爭上我們可以看出他的重要作用。
發(fā)明專利、商標以及工業(yè)品外觀設計等方面組成工業(yè)產權。工業(yè)產權包括專利、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以及植物新品種權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2017年4月24日,**高法首次發(fā)布《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綱要》。
基本信息 -
137****5595
知識產權的內容:
查看全文↓ 2018-07-13 10:01:06
(一)專利權
1、專利權的定義:專利權是依法授予發(fā)明創(chuàng)造者或單位對發(fā)明創(chuàng)造成果獨占、使用、處分的權利。
2、專利權的主體:有權提出專利申請和專利權,并承擔相應的義務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3、專利權的客體:發(fā)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4、專利權人的權利:獨占實施權、許可實施權、轉讓權、放棄權、標記權。
5、專利權人的義務:實施專利的義務、繳納年費的義務。

相關問題
-
問 哪些屬于知識產權答
-
答
知識是人類對認識的描述,知識的普遍存在方式或本體是形式,知識產權不是無形財產權,也不等于無體財產權。回答什么是創(chuàng)造,什么是知識,知識的本質是什么,就如同物權法理論需解釋物的本質及其分類一樣,是研究知識產權問題的需要。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一詞,譯為知識產權**為允當。一方面,知識產權發(fā)生的根據(jù)之一是創(chuàng)造性的智力成果,稱智力或智慧財產權,容易使人誤解為僅憑智力的活動就可以產生知識產權;另一方面,智力成果權并不包含工商業(yè)標記在內,因此,知識產權所說的“知識”,是指依法保護的創(chuàng)造性的智力成果和工商業(yè)標記,是知識的一部分,但是,它們卻具備了知識的全部特證;知識幾乎是現(xiàn)代社會使用率**高的詞匯。它涉及人類的全部生活方式。目前,中國知識產權理論對“知識”有三種描述方式:無形物、無體物、形式。無形,即無形式。中國清末就把知識產權歸于無形財產權,今天仍有人篤信不疑。其實,恰恰相反,知識是“形式”的?!靶问健笔侵R的本體。是知識的普遍存在方式。英文的intangible一詞,在用于說明知識產權時,漢語通常取其“無形的”之意,值得商榷。該詞主要有兩種意思:觸摸不到的,無實體的;無形的,不可捉摸的,難以確定的?!爸R”是具體的、確定的,不是無形和不可捉摸的,它只是無實體的。在經濟學中,確有無形貿易(invisibletrade)的概念,但并不包括知識產權貿易。所以,結合知識產權的實際情況,intangible譯為“無實體的”或“非物質的”或許更為貼切。知識并非無形,以知識無形為由認定知識產權是無形財產權的觀點不能成立。無體,即無實體,或稱非物質。認為知識不屬于物質范疇,是無體物這一說法,比無形之說要接近事實。我們知道,大腦不能生產物質。知識是大腦的產物。非物質,或無體是知識的重要屬性,但不是它獨有的性質。知識產權屬于無體財產權。除此以外,債權、商業(yè)信譽以及貿易中的服務、勞力的收支,都屬于無體財產。在美國,商業(yè)票據(jù)和無記名債券、物權證書、公司股票、流通貨幣、信托基金以及商業(yè)信譽等都被看成無體財產。在日本,20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版的學術著作,大都稱知識產權為無體財產權。九十年代以后,改稱“知的所有權”即知識所有權。所以,知識產權與無體財產權之間不是等號,無體財產權或非物質財產權之稱謂,不能反應知識產權的本質特征。上述分析說明,無形或無體、非物質,不能揭示“知識”的本質。無形說、無體說、準物說或非物質的說法,回避了正面回答問題的邏輯,用否定語式指出“知識”不是什么,卻沒有回答“知識”是什么這一實質問題。知識產權不同于物權,用所謂“準物權”、“無形財產權”、“無體財產權”、“非物質財產權”等傳統(tǒng)財產權觀念和模式來形容與描述知識產權,其方法就不正確,不能客觀、準確地反映它的本質。知識產權是因知識發(fā)生的財產權。知識產權**恰當?shù)拿枋龇绞?,就是它自己。知識的本質是“形式”,創(chuàng)造是設計和描述“形式”的過程。思想和創(chuàng)造是人類的天性。據(jù)此,人具備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知識則是這種能力的結晶。這種能力,決定了人類在自然界的王者地位。需要是創(chuàng)造的動力,創(chuàng)造則是知識的源泉。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思想,要想告訴別人,必須借助于一定的信號(即符號)系統(tǒng)描述出來。人類運用信號表達思想和情感的過程,就是創(chuàng)造。就創(chuàng)造而言,無論其內容是科學技術,還是文學藝術,都是構造形式的活動。這些人造的“形式”,就是知識。它是人類創(chuàng)造活動的惟一產品。無疑,科學技術即形式,文學藝術即形式,知識即形式。除去形式,便沒有知識。這就是知識的本質。物質世界分為自然的和人造的。相應的形式也有自然和人造的區(qū)別。除去自然形式之外,描述自然所用的形式,與純粹表達思想和情感所運用的形式,都是人的創(chuàng)造物,是知識??梢姡^知識,是人類對認識的描述。知識已經是智力成果或產品,再用“知識產品”的說法,固然不失符號學上之美感,但在邏輯上卻不免有蛇足之嫌。知識產權概念中的知識,只是知識的一部分。它是指由人類創(chuàng)造,并經由法律的標準加以“檢疫”而獲準予以保護的那些“形式”。
全部5個回答> -
答
知識產權對企業(yè)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例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能夠保證企業(yè)的經營安全。企業(yè),尤其是科技型企業(yè)大多處于科技創(chuàng)新的前沿,通過科技研發(fā),生產出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可以使企業(yè)獨享知識產權帶來的市場利益,免于知識產權的流失,規(guī)避侵權風險,保證企業(yè)的經營安全。加強知識產權工作能夠保證企業(yè)研發(fā)投入的安全。企業(yè)在進行科研立項和自主研發(fā)時,通過對知識產權信息的分析利用,及時了解所屬領域的知識產權狀況,避免侵犯他人的在先權利,造成“無效”研發(fā),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能夠提高產品市場附加值。企業(yè)通過生產、銷售自主知識產權產品,能夠提升企業(yè)形象,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甚至取得市場定價話語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能夠提升企業(yè)在合資合作和商務談判中的地位。企業(yè)利用自主知識產權可實現(xiàn)增資擴股、質押融資、許可使用、建立產業(yè)聯(lián)盟等,提高企業(yè)在合資合作和商務談判中的地位。
全部3個回答> -
問 有哪些知識產權答
知識產權的內容: (一)專利權 1、專利權的定義:專利權是依法授予發(fā)明創(chuàng)造者或單位對發(fā)明創(chuàng)造成果獨占、使用、處分的權利。2、專利權的主體:有權提出專利申請和專利權,并承擔相應的義務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3、專利權的客體:發(fā)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4、專利權人的權利:獨占實施權、許可實施權、轉讓權、放棄權、標記權。5、專利權人的義務:實施專利的義務、繳納年費的義務。 (二)商標權 1、商標權的定義:商標,是為了幫助人們區(qū)別不同的商品而專門有人設計、有意識地置于商品表面或其包裝物上的一種標記。商標權是指商標使用人依法對所使用的商標享有的專用權利。2、商標權的主體:申請并取得商標權的法人或自然人。3、商標權的客體:經過國家商標局核準注冊受商標法保護的商標,即注冊商標,包括商品商標和服務商標。4、商標權人的權利:使用權、禁止權、轉讓權、許可使用權。5、商標權人的義務:保證使用商標的商品質量、負有繳納規(guī)定的各項費用的義務。 (三)著作權 1、著作權的定義:著作權,也稱版權,是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按照法律享有的對自己文學、藝術、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的專有權。2、著作權的主體:指著作權所有者,即著作權人。包括作者、繼承著作權的人、法人或非法人單位、國家。3、著作權的客體:指受著作權保護的各種作品??梢韵硎苤鳈啾Wo的作品,涉及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它是由作者創(chuàng)作并以某種形式固定下來能夠復制的智力成果。4、著作權的權利:人身權和財產權。人身權包括發(fā)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財產權包括使用權、獲得報酬權。
全部5個回答> -
答
裕陽知識產權為你回答:知識產權好好經營的話,價值是很大的。知識產權包括商標、專利以及版權。無論是其中哪一項,好好保護以及好好經營的話,都可以達到很大的經濟效益?,F(xiàn)在的人們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越來越重,是一個很好的現(xiàn)象。但是相關法律都沒有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知識產權保護的困難。
全部3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