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的土地征收制度還具有計劃經濟的色彩,隨著市場經濟的大力發(fā)展,政治文明和法治社會的建設,現有的土地征收制度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權益方面存在諸多不完善之處,需要在立足國情、省情的基礎上,綜合吸收和借鑒發(fā)達國家的文明做法,提出適合本土的合理的土地征收法制體系,完善土地利用規(guī)劃和管理制度,合理利用土地資源?!?/p> 全部3個回答>
張瞿征地做什么
144****7705 | 2018-07-13 21:07:18
已有3個回答
-
143****5570
失地農民養(yǎng)老保險
查看全文↓ 2018-07-13 21:41:12
失地農民僅需要準備:土地二輪承保合同、征地協議、個人身份證、戶口薄、近期2寸彩照、《失地農民基本養(yǎng)老保險參保申報表》,就可以到當地政府申請辦理。其中被征收土地面積的不同,補貼標準也有所不同:
1.被征地30%以下(不含30%)的,每人每月增發(fā)基礎養(yǎng)老金10元;
2.被征地30%—50%(含30%)的,每人每月增發(fā)基礎養(yǎng)老金32元;
3.被征地50%—70%(含50%)的,每人每月增發(fā)基礎養(yǎng)老金64元;
4.被征地70%(含70%)—100%以下的,每人每月增發(fā)基礎養(yǎng)老金97元;土地被完全征收(即100%以上)的,每人每月增發(fā)基礎養(yǎng)老金129元。 -
143****8270
程序編輯
查看全文↓ 2018-07-13 21:40:47
1.擬訂征用土地方案:由擬征用土地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或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擬訂。
2.審查報批:報有批準權限的上級政府批準。
3.方案公告:由市、縣人民政府對經批準的征地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xiāng)(鎮(zhèn))、村予以公告。
4.征地補償登記
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guī)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 補償登記。
5.制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由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批準的征用土地的方案及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登記情況(經核實)制定,即把征地方案中確定的各種補償的總費用分配到各所有者和使用者,以及具體落實人員的安置方案。
6.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組織實施
征地補償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部支付。
7.清理土地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實施后,由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單位對被征用的土地進行清理。 -
146****5560
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征收土地方案經依法批準后,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并將批準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準、農業(yè)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鄉(xiāng)(鎮(zhèn))、村予以公告。
查看全文↓ 2018-07-13 21:40:07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guī)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征收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鄉(xiāng)(鎮(zhèn))、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收土地方案的實施。
征收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

相關問題
-
答
-
答
可以看當地政策的
全部3個回答> -
答
征收土地就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將集體所有的土地轉變?yōu)閲型恋氐膹娭剖侄?。征收土地具有以下特征?1)征地是一種政府行為,是政府的專有權力(2)必須依法批準;(3)補償性。要向被征用土地的所有者支付補償費,造成勞動力剩余的必須予以安置;(4)強制性。(5)權屬轉移性。土地被征收后,其所有權屬于國家,不再屬于農民集體。(6)征地行為必須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的公開監(jiān)督
全部3個回答> -
答
主要職責(一)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吉林省土地管理條例》等與土地征收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二)受行政主管部門委托,核查土地征收項目用途、位置、現狀、四至、地類、權屬、地上物等要素,調查被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基本情況,聽取相關意見,處理征地疑難問題,協助相關部門擬定“一書四方案”;(三)受行政主管部門委托,審核土地征收項目上報材料,開展全省建設項目用地批后檢查工作。
全部4個回答> -
答
房屋拆遷公告作用是讓被拆遷人了解房屋拆遷的原因,由于房屋拆遷所涉及的被拆遷人人數眾多,因此需要在拆遷范圍內廣為張貼,盡可能使每個被拆遷人知悉拆遷的有關事項,從而使被拆遷人在拆遷之前做好拆遷的準備工作。一般拆遷公告應包括以下內容:1、拆遷項目簡介;2、拆遷實施單位簡介;3、拆遷區(qū)域介紹;4、拆遷時間及期限介紹;5、拆遷基本問題的介紹及解決方案;6、告知被拆遷人應當享有的權利和應當承擔的義務。
全部3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