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測量放線(確定角點及軸線、樁位) 打樁或靜壓樁 2、土方開挖 設計要求時間(一般為壓樁后28天) 3、小應變和靜載實驗 4、墊層砼 5、測量放線(樁位偏差和標高) 6、樁基驗收 7、承臺、條基或底板扎筋、支模及避雷 8、澆筑砼 9、地下室墻板扎筋、支模 10、鋼筋接頭工藝檢測、隱蔽驗測 11、地下室墻板砼澆筑 (砼達到設計強度) 拆模 12、基礎二次結構 13、地基與基礎砼結構子分部驗收 14、(砼同條件、標養(yǎng)及抗?jié)B試塊) 15、(砌筑砂漿試塊) 16、回填土 17、地基與基礎分部工程驗收
全部3個回答>地基的步驟是什么???
148****9755 | 2018-11-26 22:05:45
已有5個回答
-
144****9832
1、測量放線(確定角點及軸線、樁位) 打樁或靜壓樁
查看全文↓ 2018-11-26 22:06:36
2、土方開挖 設計要求時間(一般為壓樁后28天)
3、小應變和靜載實驗
4、墊層砼
5、測量放線(樁位偏差和標高)
6、樁基驗收
7、承臺、條基或底板扎筋、支模及避雷
8、澆筑砼
9、地下室墻板扎筋、支模
10、鋼筋接頭工藝檢測、隱蔽驗測
11、地下室墻板砼澆筑 (砼達到設計強度) 拆模
12、基礎二次結構
13、地基與基礎砼結構子分部驗收
14、(砼同條件、標養(yǎng)及抗?jié)B試塊)
15、(砌筑砂漿試塊)
16、回填土
17、地基與基礎分部工程驗收
-
143****6904
基礎的分類
查看全文↓ 2018-11-26 22:06:29
按使用的材料分為:灰土基礎、磚基礎、毛石基礎、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
按埋置深度可分為:淺基礎、深基礎。埋置深度不超過5M者稱為淺基礎,大于5M者稱為深基礎。
按受力性能可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
按構造形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滿堂基礎和樁基礎。
條形基礎:當建筑物采用磚墻承重時,墻下基礎常連續(xù)設置,形成通長的條形基礎
剛性基礎:是指抗壓強度較高,而抗彎和抗拉強度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礎。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磚、毛石、灰土、三合土等,一般可用于六層及其以下的民用建筑和墻承重的輕型廠房。
柔性基礎:用抗拉和抗彎強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礎稱為柔性基礎。一般用鋼筋混凝土制作。這種基礎適用于上部結構荷載比較大、地基比較柔軟、用剛性基礎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
獨立基礎:當建筑物上部為框架結構或單獨柱子時,常采用獨立基礎;若柱子為預制時,則采用杯形基礎形式。
滿堂基礎:當上部結構傳下的荷載很大、地基承載力很低、獨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要求時,常將這個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塊鋼筋混凝土基礎,成為滿堂基礎。按構造又分為伐形基礎和箱形基礎兩種。
伐形基礎:是埋在地下的連片基礎,適用于有地下室或地基承載力較低、上部傳來的荷載較大的情況。
箱形基礎:當伐形基礎埋深較大,并設有地下室時,為了增加基礎的剛度,將地下室的底板、頂板和墻澆制成整體
箱形基礎。箱形的內(nèi)部空間構成地下室,具有較大的強度和剛度,多用于高層建筑。 -
157****7871
1、要了解地基下面是什么(地質(zhì)勘探)
查看全文↓ 2018-11-26 22:06:21
2、清理表層土渣
3、平面放樣
4、做好臨時排水
5、開始地基開挖
-
142****7883
先去鄉(xiāng)土地所申請規(guī)劃許可證(取得宅基地);之后你就可以在這塊地上蓋房子。
查看全文↓ 2018-11-26 22:06:15
蓋房子的步驟:放線——〉挖(砌)基礎——〉主體——〉裝修
地坪在主體完了后裝修前施工;打井在放完線后就可以挖了,別離基礎過近。
-
144****4177
土地初勘—詳勘—結構出圖;
查看全文↓ 2018-11-26 22:06:09
如不需打樁,放線,降水,挖土方做圍護,釬探,驗收,補強,結束
如需做樁,設計院出圖,基礎部分招標,放線,設備準備,鉆孔埋護筒打樁下鋼筋籠(或直接打預制樁),降水,挖土方,清樁頭。

相關問題
-
答
-
答
地基處理的主要目的:1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強度,以滿足設計對地基承載力和穩(wěn)定性的要求;2改善地基的變形性質(zhì),防止建筑物產(chǎn)生過大的沉降和不均勻沉降以及側向變形等;3改善地基的滲透性和滲透穩(wěn)定,防止?jié)B流過大和滲透破壞等;4提高地基土的抗震性能,防止液化,隔振和減小振動波的振幅等;5消除黃土的失陷性,膨脹土的脹縮性等。
全部5個回答> -
答
1,作用是增加結構的整體性、框架剪力墻結構,是鋼筋混凝土基礎梁、連系梁。連系梁就是聯(lián)系結構構件之間的系梁、地基梁(也稱基礎梁或柱下條形基礎)是整體式基礎, 以提高房屋空間剛度,將上部荷載傳遞到地基上,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2,增加建筑物的整體性,框架柱落于基礎梁上或基礎梁交叉點上、墻下筏板上的墻折算肋梁,其主要作用是作為上部建筑的基礎,包括普通交叉地基梁。
地基降水方法是什么???答1、普通明溝和集水井排水法:在開挖基坑的一側、兩側或四側,或在基坑中部設置排水明溝,在四角或每隔20~30m設一集水井,使地下水流匯集于集水井內(nèi),再用水泵將地下水排出基坑外2、井點降水法:單層輕型井點、多層輕型井點、噴射井點、電滲井點、管井井點、深井井點、無砂混凝土管井點以及小沉井井點等(1)輕型井點系在基坑外圍或內(nèi)部豎向埋設一系列井點管深入含水層內(nèi),井點管的上端通過連接管與集水總管連接,集水總管再與真空泵和離心水泵相聯(lián),啟動真空泵,使井點系統(tǒng)周圍形成一個真空區(qū),真空區(qū)通過砂井向上向外擴展一定范圍,地下水便在真空泵吸力作用下,使井點附近的地下水通過砂井、濾水管被強制吸人井點管和集水總管,排除空氣后,由離心水泵的排水管排出,使井點附近的地下水位得以降低。這樣井點附近的地下水位與真空區(qū)外的地下水位之間,形成一個水頭差,真空區(qū)外的地下水以重力方式流向井點排出地面,從而達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ńㄗh參考降排水資料)
全部3個回答>答任何建筑物都是建在地層上,建筑物的全部荷載都是由它下面的地層來承擔,建筑物向地基傳遞荷載的下部結構部分稱為基礎;而受建筑物影響的那一部分地層則稱為地基。地基的功能決定了地基必須滿足以下三個基本要求:一、 強度要求:通過基礎而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載不能超過地基的承載力,才能保證地基不因地基土中的剪應力超過地基土的強度而破壞,而且還應有足夠的安全儲備。 二、變形要求:基礎的設計還應該保證基礎沉降或其他特征變形不超過建筑物的允許值,才能保證上部結構不因沉降或其他特征變形過大而受損或影響建筑物正常的使用。三、其他要求:地基除了滿足上面的要求外,還應滿足基礎的結構的強度、剛度、和耐久性要求。
全部3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