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精品国产自线午夜福利,久久国产精品偷,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ⅴ网站 ,好大好硬好深好爽想要av

吉屋網 >房產問答 >其他 >其他 >詳情

農村土地新政策下,集體建設土地有哪些用途? 

131****7391 | 2018-12-13 14:15:41

已有3個回答

  • 135****7526

    集體建設用地分為三大類:宅基地、公益性公共設施用地和經營性用地。
    目前國家鼓勵用閑置宅基地和農村住房發(fā)展休閑旅游養(yǎng)老等產業(yè)。
    在33個試點縣(市、區(qū)),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可直接入市了。以前集體土地要入市必須要先通過政府征收,變?yōu)閲型恋睾笤偃胧械摹?/span>

    查看全文↓ 2018-12-13 14:16:15
  • 151****9301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是指具有生產經營性質的農村建設用地,包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鄉(xiāng)(鎮(zhèn))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興辦企業(yè)或者與其他單位、個人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lián)營等形式共同舉辦企業(yè)、商業(yè)所使用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如過去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用地。

    查看全文↓ 2018-12-13 14:16:09
  • 146****3949

    主要指導思想:

    一、嚴格執(zhí)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二、嚴格規(guī)范使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進行建設;

    三、嚴格控制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規(guī)模;

    四、嚴格禁止和嚴肅查處"以租代征"轉用農用地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

    五、嚴格土地執(zhí)法監(jiān)管。

    暫行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管理,規(guī)范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程序,保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土地資源優(yōu)化配置和高效集約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省政府《關于試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通知》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規(guī)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qū)域內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流轉,以及對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實施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是指農村集體土地中已依法辦理轉用手續(xù)的非農業(yè)建設用地。

    本辦法所稱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是指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依照法定程序,通過有償、有限期的出讓、轉讓(含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入股、聯(lián)營和交換、贈與、兼并等,下同)、出租、抵押等方式發(fā)生轉移的行為。

    第四條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分首次流轉和再次流轉。首次流轉是指農村集體土地所有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將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權從土地所有權中分離出來,在一定年限內,出讓、出租給他人使用,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有者支付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租金,或者以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資入股、聯(lián)營取得股利或收益的行為;再次流轉是指依法有償取得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單位或個人,在土地使用年限內,將土地使用權再行轉讓、出租、抵押的行為。

    第五條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后,土地所有權仍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

    依法流轉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享有與城鎮(zhèn)國有土地使用權同等的權益。

    第六條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實行企業(yè)向工業(yè)園區(qū)集中、農民住宅向城鎮(zhèn)村中心集中的原則,實行集約用地、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開發(fā)、統(tǒng)一供地、統(tǒng)一管理。

    第七條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應當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以及城市、鎮(zhèn)村建設規(guī)劃,遵循自愿、公開、公平、等價有償?shù)脑瓌t,并符合合理利用土地,保護耕地,有利于生產、生活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土地使用原則。

    禁止以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名義圈占農村集體土地。

    第八條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必須服從國家為公共利益需要的土地征用,經國家、省、市批準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及其他社會公益設施建設需要征用集體土地的,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為由予以干擾或阻礙。

    第九條 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相分離、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兩種產權市場統(tǒng)一管理的原則,負責對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流轉進行管理和監(jiān)督檢查。

    第二章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轉用

    第十條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轉用,是指農村集體土地所有者向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農地轉用或開發(fā)未利用地申請,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將集體農用地或未利用地轉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并由市人民政府確認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行為。

    農地轉用手續(xù),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以及《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

    第十一條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轉用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在城鎮(zhèn)規(guī)劃區(qū)范圍內的,還必須符合城市、鎮(zhèn)村建設規(guī)劃。

    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在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確定的城市和鎮(zhèn)(含火炬開發(fā)區(qū),下同)、村建設用地范圍內,經依法批準可以辦理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轉用手續(xù):

    (一)鎮(zhèn)、村等集體經濟組織興辦工業(yè)園區(qū);

    (二)鎮(zhèn)、村等集體經濟組織興辦集體企業(yè);

    (三)鎮(zhèn)、村等集體經濟組織進行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yè)建設;

    (四)農村村民宅基地;

    (五)因征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耕地,為解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的生產、生活需要劃留的用地;

    (六)法律、法規(guī)、政策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屬于市政府已預征預控或經市政府批準由各鎮(zhèn)政府預征預控的集體農用地和未利用地,不得轉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

    第十三條 嚴格控制占用耕地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禁止占用基本農田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

    第十四條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轉用前,應當先確定集體土地所有權。

    集體土地所有權,在本市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fā)證工作開始前,按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土地調查核定的權屬界線確定;在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fā)證工作完成后,按土地所有權證確定。

    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確定,由土地所在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申請,經鎮(zhèn)政府(包括火炬區(qū)管委會,下同)加具意見,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市人民政府確認。

    第十五條 因征用耕地需要將集體農用地和未利用地轉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由有審批權限的人民政府按農地轉用計劃在批準征地時一并審批。

    因本辦法第十二條第一款情形(但第五項除外)需將集體農用地和未利用地轉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由市人民政府按農地轉用計劃指標審批。

    在已依法批準轉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范圍內,具體建設項目用地由市人民政府審批,并頒發(fā)《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批準書》。

    第十六條 經批準將集體農用地轉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按規(guī)定交納相關稅費;屬于將耕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按照“占多少、墾多少”的原則,由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開墾與所占用耕地的數(shù)量與質量相當?shù)母?,沒有條件開墾或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應當繳納耕地開墾費。耕地開墾費應??钣糜陂_墾新的耕地。

    第十七條 集體農用地轉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涉及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整的,按如下辦法處理:

    (一)有預留的、新開墾的或其他承包者退出承包的農用地可供調換的,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土地承包經營者協(xié)商一致,按等質等量的原則調換承包地,保留土地承包經營權。因此造成承包經營者損失的,給予適當補償。

    (二)無預留的、新開墾的或其他承包者退出承包的農用地可供調換,或雖有農用地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土地承包經營者無法就調換承包土地達成一致意見的,參照國有土地征用的補償規(guī)定,對土地承包經營者作青苗及地上建筑物、附著物補償,終止農地承包經營權。因此造成承包經營者損失的,給予適當補償。

    第三章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
    第十八條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出讓、轉讓、出租和抵押:

    (一)經依法批準轉用或取得的用地;

    (二)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和城市、鎮(zhèn)村建設規(guī)劃;

    (三)依法辦理土地登記或領取土地權屬證書;

    (四)界址清楚,沒有權屬糾紛。

    第十九條 下列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得再次流轉:

    (一)未按首次流轉合同的約定開發(fā)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

    (二)土地使用權屬不清或存在爭議的;

    (三)轉讓已設立抵押擔保物權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權人和未告知受讓人的;

    (四)已被依法查封、凍結的;

    (五)超過土地使用權使用年限的;

    (六)無建筑物的宅基地;

    (七)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條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首次流轉的程序:

    (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持土地所有權證等資料,向所在鎮(zhèn)國土資源分支機構提出申請;

    (二)經鎮(zhèn)國土資源分支機構和鎮(zhèn)人民政府提出初審意見后,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定,符合條件的發(fā)給流轉批準書;

    (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取得流轉批準書后,按有關規(guī)定確定土地使用者,簽訂流轉合同;

    (四)流轉雙方按流轉合同約定繳納土地流轉有關費用后,持流轉批準書、流轉合同、地上建筑物合法證明等文件于簽訂流轉合同之日起30日內,到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土地登記手續(xù),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領取土地使用證。

    第二十一條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再次流轉的程序:

    (一)依法取得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按有關規(guī)定轉移土地使用權,簽訂再次流轉合同;

    (二)流轉雙方按再次流轉合同約定繳納土地流轉有關費用后,持土地使用證、首次流轉合同及流轉批準書、再次流轉合同、地上建筑物證明等文件,于簽訂再次流轉合同之日起30日內到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或出租、抵押登記。

    第二十二條 本辦法實施前已依法取得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流轉程序:

    (一)土地使用者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同意書、集體土地使用證(或土地權屬證明文件)等資料,向所在鎮(zhèn)國土資源分支機構提出申請;

    (二)經鎮(zhèn)國土資源分支機構和鎮(zhèn)人民政府提出初審意見后,上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定,符合條件的發(fā)給流轉批準書;

    (三)土地使用者按有關規(guī)定轉移土地使用權,簽訂再次流轉合同;

    (四)流轉雙方按再次流轉合同約定繳納土地流轉有關費用后,持流轉批準書、再次流轉合同、集體土地使用證、地上建筑物證明等文件,于簽訂再次流轉合同之日起30日內到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或出租、抵押登記。

    第二十三條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的,首次流轉合同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

    查看全文↓ 2018-12-13 14:16:04

相關問題

  • 征地告知。在征地報批前,市、縣(市)國土資源部門就當將擬征土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等以《征地告知書》的形式告知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 濟組織和農戶。同時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對擬征土地的補償標準和安置途徑有申請聽證的權利?!墩鞯馗嬷獣窇斣跀M征土地所在地的村、組內 張貼。征地按規(guī)定告知后,應當填寫《征地告知書送達證明》。征地告知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擬征土地上搶栽、搶種的青苗,搶建或突擊裝修的地上附著 物,征地時不予補償。

    全部3個回答>
  • 農村“三塊地”改革有了新的進展。日前中央決定,把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擴大到現(xiàn)有33個試點地區(qū),宅基地制度改革仍維持在原15個試點地區(qū)?!?來自國土資源部的消息稱,9月21日,為總結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工作階段性進展,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進一步統(tǒng)籌協(xié)調推進三項試點任務的部署要求,國土部在北京組織召開進一步統(tǒng)籌協(xié)調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任務部署會議。此前一個地區(qū)只能申請一項改革試點  2005年初,根據中央要求和全國人大授權,國土部在全國選取33個縣(區(qū))進行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等三項改革試點。試點任務到2017年底完成?! ∵@也被俗稱為農村“三塊地”改革?! ∪欢?,在本次中央擴大試點地區(qū)之前,上述33個地區(qū)并非全部實施三項土地制度改革試點,而是一個地區(qū)申請一項改革試點,其中,15個縣(區(qū))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15個地區(qū)進行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3個地區(qū)進行征地制度改革試點?! ∪绾笔∫顺鞘?,作為全國33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城市之一,承擔了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任務,在湖北省率先推行宅基地有償使用和有償退出。承擔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任務的還有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天津市薊縣等?! 《轿魇芍菘h被確定為山西省唯一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縣,承擔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改革任務。  之所以征地制度試點的地區(qū)較少,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xiāng)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賀雪峰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地方的積極性不高。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財政收入進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而“縮小征地范圍”與中國快速的城市化進程是相違背的,而且“縮小征地范圍”也意味著地方政府直接獲得的土地出讓金將減少。

    全部3個回答>
  • 第一章 拆遷管理第一條 在本市范圍內,因城市建設和發(fā)展需要拆遷集體土地房屋及其附屬物,并需對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統(tǒng)稱被拆遷人)進行補償安置的,適用本辦法。第二條 在規(guī)劃建設控制區(qū)域內涉及房屋拆遷,取消宅基地安置,由用地單位(以下統(tǒng)稱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定銷公寓房安置。有條件的鎮(zhèn)(區(qū))可建造小高層或高層公寓房安置。第三條 城鎮(zhèn)規(guī)劃建設控制區(qū)域外農村居民房屋拆遷可選擇自建房安置,但應在規(guī)劃確定的新農村集中居住點建房,鼓勵放棄宅基地選擇定銷公寓房安置。對整村整組征地拆遷的以及無地組拆遷的,一律實行定銷公寓房安置。第四條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按照本辦法實行屬地管理。第五條 房屋拆遷涉及的評估、測繪、動遷、房屋拆除的具體工作,須委托具備相應資質并經市行業(yè)主管部門核準的單位實施。第六條 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動遷補償?shù)认嚓P管理工作;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拆遷中戶籍在冊農業(yè)人員安置基準面積的認定和宅基地審批管理工作;市物價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拆遷定銷公寓房價格審批、鑒證、仲裁工作。201546.jpg第二章 拆遷補償?shù)谄邨l 被拆遷房屋補償中合法建筑面積,以合法有效批建面積為準。具體由各鎮(zhèn)(區(qū))界定。第八條 房屋拆遷各類補償標準和計算方法:1.房屋重置評估價。按城鎮(zhèn)房屋重置價結合成新的評估單價×合法建筑面積。2002年4月1日前批建的房屋,一宅中的附房以合法批準面積為準,按房屋重置評估價補償,不作安置。超過合法批準部分作為違章建筑,不予補償。2002年4月1日后批建的房屋,不再另計附房面積,超過批建的部分按違章處理,不予補償。不足批建面積的,以實際面積為準。2.房屋裝修評估值。3.附屬物補償。各類附屬物補償?shù)木唧w標準由各鎮(zhèn)(區(qū))自行合理確定。特殊附屬物補償,由各鎮(zhèn)(區(qū))委托物價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補償價格鑒證。

    全部3個回答>
  • 2017年農民必知的土地政策有哪些?①土地確權到2018年底基本完成國家提出,確保到2018年底,除一些少數(shù)民族及邊疆地區(qū)外,基本完成確權登記頒證工作。②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進入正式實施階段在北京市大興區(qū)等232個試點縣(市、區(qū))行政區(qū)域,允許以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在天津市薊縣等59個試點縣(市、區(qū))行政區(qū)域,允許以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均在2017年12月31日前試行。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能抵押貸款具備處分權的兩類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可開展使用權抵押融資,落實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適用范圍是此前國家確定的15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縣(市、區(qū))地區(qū)。④進城農民“三權”將自愿有償退出2016年年初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放寬農業(yè)轉移人口落戶條件,探索進城落戶農民對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的依法自愿有償退出機制?,F(xiàn)在,有的地區(qū)已經在試點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機制。⑤“土十條”出臺,讓農村土地更好國務院印發(fā)《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提出十個具體舉措,以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為重點,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任務劃定了時間表。⑥支持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直接申報承建高標準農田國家農業(yè)綜合開發(fā)辦公室發(fā)布《關于土地治理項目計劃編報事宜的通知》,公布了2017年及以后年度的土地治理項目計劃編報事宜。文件明確提出支持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直接申報承建高標準農田;畝均財政資金投入不超過1500元。2017年新政策將帶來怎樣的變化?①土地確權完成后,再申請土地的難度上升眾所周知,土地確權的目的是為了三權分置,明確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和經營權,部分地區(qū)的農民已經拿到了土地承包經營許可證。然而,現(xiàn)在全國大部分的農村地區(qū)土地資源都比較緊張,很少預留機動地,而且沒有一定的流轉機制,所以土地確權后,農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申請到土地的機會,因為②土地價值有望大幅提升依據**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農村集體建設性用地將會與國有土地一樣同等入市了,屆時農村的集體土地的價值將會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農民因此可能會獲得更多的福利。③退出宅基地補償可能會有所提高現(xiàn)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買房落戶,農村形成大量的空余或閑置宅基地,如果這些宅基地得不到合理利用,就將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所以,隨著2017年宅基地制度的改革,多個地方將會把鼓勵農民自愿有償退出宅基地的政策落實到實處,同時提升退出農民的補償金額。

    全部3個回答>
  • 新政策下,農村土地權責更加明確,有利于保護農民土地權益。建議農民朋友及時辦理土地確權,避免權屬糾紛。

    全部5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