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的是:成本價住宅和標準價住宅都稱謂房改房或已購公房。不同的是:成本價住宅上市出售只需要補一個土地出讓金是1560*建筑面積*1%標準價住宅上市出售需要先將標準價補成標準價是1560*建筑面積*6%然后成本價上市在補土地出讓金1560*建筑面積*1%這就是成本價和標準價的不同。
全部3個回答>成本價購房與標準價購房有什么區(qū)別?
145****4753 | 2019-01-09 18:52:28
已有3個回答
-
137****7731
1、購買對象不同。購買房改出售的公有住房的對象是有限制的,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國家房改優(yōu)惠政策的,購買“房改房”的對象,只能是承住獨用成套公有住房的居民和符合分配住房條件的職工家庭。而在房地產市場上購買商品住房的消費者基本上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吧唐贩俊钡某鍪蹖ο笫枪_面向社會廣大公民。
查看全文↓ 2019-01-09 18:53:07
2、購買面積的不同,在房改售房中,對購房的面積是有所控制的。政府等部門有文件明文規(guī)定了人均可購房的建筑面積的“控制指標”,以防止一些人大量低價購買公有住房,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而“商品房”是可以按國家法律、法規(guī),在市場上進行自由交易買賣的,購買者可根據自己的購買力,隨心而定房屋的位置、樓層、結構和面積大小等內容。
3、價格優(yōu)惠政策不同,購買房改出售的公有住房,是有優(yōu)惠政策的。公有住房的實際出售價格,是在“標準價”或“成本價”的基礎上,還要進行工齡、職務或職稱、家庭人口等多方面的優(yōu)惠折扣。而“商品房”的價格是由成本、稅金、利潤、代收費用以及地段、層次、朝向、質量、材料差價等內容組成的。在價格上并沒有優(yōu)惠政策。 -
153****8356
成本價、標準價、優(yōu)惠價都屬于房改房的一個類型。區(qū)別就在于該房產在房改的時候采用了不同的房改價款支付方式;成本價是按照房改當年政府制定的房改房成本價標準來支付房改價款;優(yōu)惠價、標準價則是在該房產房改過程中之行了比成本價更為優(yōu)惠的房改價款標準。
查看全文↓ 2019-01-09 18:52:56
優(yōu)惠價、標準價是不能直接上市交易的,需要先變更為成本價,變更的計算公式為:當年成本價×建筑面積×6%;
成本價的房改房購買的時候需要交納土地出讓金,公式為:當年成本價×建筑面積×1%。 -
134****3975
成本價購房:此類房產為早期房改期間,單位職工從單位以成本價購買的房產,在簽約時審驗房產證及原始購房合同就可以確認,房產證首頁上會標明是成本價購房,原始購房合同上的價格計算也是成本價。這類房產只要原產權單位不是中央直屬機關單位,就可以直接上市交易。如是央產房,需先請房主填寫《中央在京單位已購公房上市出售登記表》,經藍島西區(qū)央產辦公室蓋章后方可交易,交易前必須由房主到該房產所屬物業(yè)開具物業(yè)及供暖結清證明。
查看全文↓ 2019-01-09 18:52:40

相關問題
-
答
-
答
房改房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全部2個回答> -
答
職工以市場價購買的公有住房,產權歸個人所有,登記核實后有《房屋所有權證》,產別為“私產“,可以依法進入市場,按規(guī)定交納有關稅費后,收入歸個人所有。 職工以成本價購買的住房,產權歸個人所有,經登記核實給《房屋所有權證》,產別為“私產“,注記:房改出售的成本價房,總價款:××元”。一般要住用5年后才能依法進入市場,從簽發(fā)《房屋所有權證》的日期起算,在補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所含土地收益及按規(guī)定交納有關稅費后,歸個人所有。
-
答
1。標準價與成本價房是指房改中職工家庭購買的單位公有住宅用房,通常根據職工的工作年限及所購房屋的實際情況,售房單位給予一定折扣,標準價房的價格低于成本價房,房改初期購房時多采用標準價購買。以標準價購買的房屋產權是單位和職工家庭共有產權。在房屋需要進行買賣轉讓時,必須與單位協(xié)商,除補交相應的土地出讓金外,還要給予單位相應的效益。單位有權限價出售并享有優(yōu)先購買權。近兩年國家提倡用成本價購房,以成本價購買的單位住房,所有權屬職工家庭,可以上市轉讓或繼承,屆時需補交土地出讓金并按規(guī)定繳納相關稅費。2。成本價是按照當地政府基準的房改費用買斷的產權類別,可以直接上市出售(直接交納土地出讓金);而標準價、優(yōu)惠價是當地政府或者單位對于參加房改的員工予以低于當地規(guī)定的成本價優(yōu)惠出售給員工的房產,需要先交納一部分費用補足成本價才能出售。
-
答
房屋買賣交易手續(xù)費,建筑面積在120cm以下的,賣方繳納500元,建筑面積在120cm以上的,賣方繳納1500元。
全部5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