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過戶完畢了,賣家無法反悔了。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guī)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時發(fā)生效力。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不動產登記簿是物權歸屬和內容的根據。不動產登記簿由登記機構管理。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不動產權屬證書記載的事項,應當與不動產登記簿一致;記載不一致的,除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確有錯誤外,以不動產登記簿為準。
全部3個回答>二手房賣方不賣怎么處理呢?
131****2034 | 2019-01-15 22:41:55
已有5個回答
-
154****5343
如果你一定要房,他又一定不賣的話,你們拖的就是時間、精力。
查看全文↓ 2019-01-15 22:42:42
所以你需要判斷拖下去的話會對誰比較有利。
**后去法院解決的話,你的主張就是要求對方履行合約,而對方就是要終止合約的話,一般法院就會判對方支付你違約金,如果你的實際損失超出合同約定的違約金的話,可能會讓賣方適當多補償一點,但是這個實際損失往往指的是利息等直接損失。類似房價上漲等,往往屬于間接損失,很難得到法院支持。所以現在一般買二手房都會付房東很多定金,作為合同約定的違約金額,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毀約。 -
134****5758
按合同規(guī)定的違約責任,賣方需要支付買方違約金,如果拒不執(zhí)行,可起訴至本地人民法院,看交易進程到了什么程度,**高支持房價20%的賠償。
查看全文↓ 2019-01-15 22:42:33
-
147****9933
可根據合同提出違約金補償。
查看全文↓ 2019-01-15 22:42:26
在二手房交易過程可能出現違約情形主要有以下幾種:
1.出賣人逾期交房、逾期辦理過戶手續(xù)、逾期遷出戶口;
2.買受人逾期付款、因買方原因不能辦理過戶手續(xù);
3.買方或賣方單方違約解除合同的違約責任;
4.房屋質量問題的違約責任;
5.房主在交房時轉移或更換房屋附屬設施或屋內物品的違約責任;
6.根據買賣雙方的特殊需要而可能產生的其它違約情形;
上面提到的1、2兩項屬于逾期履行義務的違約行為,3屬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根本違約行為,4、5屬于履行義務不當或不符合約定的違約行為。 -
147****7740
簽訂二手房買賣合同后,賣方違約不賣,可以按照法律規(guī)定和合同約定追究賣方的違約責任。通常房屋買賣合同約定的定金,賣方應該雙倍返還定金給買方。
查看全文↓ 2019-01-15 22:42:20
《合同法》第八條規(guī)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br/>《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br/>《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條規(guī)定:“……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br/> -
145****0715
二手房交易流程
查看全文↓ 2019-01-15 22:42:13
1、買方咨詢
買賣雙方建立信息溝通渠道,買方了解房屋整體現狀及產權狀況,要求賣方提供合法的證件,包括房屋所有權證書、身份證件及其它證件。
2、簽合同
賣方提供了房屋的合法證件,買方可以交納購房定金(交納購房定金不是商品房買賣的必經程序),買賣雙方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或稱房屋買賣契約)。買賣雙方通過協(xié)商,對房屋坐落位置、產權狀況及成交價格、房屋交付時間、房屋交付、產權辦理等達成一致意見后,雙方簽訂至少一式三份的房屋買賣合同。
3、辦理過戶
買賣雙方共同向房地產交易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接受審查。買賣雙方向房地產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手續(xù)后,管理部門要查驗有關證件,審查產權,對符合上市條件的房屋準予辦理過戶手續(xù),對無產權或部分產權又未得到其他產權共有人書面同意的情況拒絕申請,禁止上市交易。
4、立契
房地相關部門根據交易房屋的產權狀況和購買對象,按交易部門事先設定的審批權限逐級申報審核批準后,交易雙方才能辦理立契手續(xù)。現在北京市已取消了交易過程中的房地產賣契,即大家所俗稱的“白契”。
5、繳納稅費
稅費的構成比較復雜,要根據交易房屋的性質而定。比如房改房、危改回遷房、經濟適用房與其它商品房的稅費構成是不一樣的。
6、辦理產權轉移過戶手續(xù)
交易雙方在房地產交易管理部門辦理完產權變更登記后,交易材料移送到發(fā)證部門,買方憑領取房屋所有權證通知單到發(fā)證部門申領新的產權證。
7、銀行貸款
對貸款的買受人來說在與賣方簽訂完房屋買賣合同后由買賣雙方共同到貸款銀行辦理貸款手續(xù),銀行審核買方的資信,對雙方欲交易的房屋進行評估,以確定買方的貸款額度,然后批準買方的貸款,待雙方完成產權登記變更,買方領取房屋所有權證后,銀行將貸款一次性發(fā)放。
8、打余款完成交易
買方領取房屋所有權證、付清所有房款,賣方交付房屋并結清所有物業(yè)費后雙方的二手房屋買賣合同全部履行完畢。

相關問題
-
答
-
答
可根據合同提出違約金補償。在二手房交易過程可能出現違約情形主要有以下幾種:1.出賣人逾期交房、逾期辦理過戶手續(xù)、逾期遷出戶口;2.買受人逾期付款、因買方原因不能辦理過戶手續(xù);3.買方或賣方單方違約解除合同的違約責任;4.房屋質量問題的違約責任;5.房主在交房時轉移或更換房屋附屬設施或屋內物品的違約責任;6.根據買賣雙方的特殊需要而可能產生的其它違約情形;上面提到的1、2兩項屬于逾期履行義務的違約行為,3屬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根本違約行為,4、5屬于履行義務不當或不符合約定的違約行為。
全部3個回答> -
答
二手房交易過程中導致買方反悔的因素有很多,具體可以歸納成以下四種情形:第一種:買方因缺少支付房款能力而對房屋買賣合同反悔。房屋買賣合同簽訂后,因買方經濟狀況惡化或缺少后續(xù)支付房款能力而無法支付合同約定房款,導致違約。第二種:以賣方房屋質量瑕疵為由,要求解除房屋買賣合同。二手房不同于預售商品房,一般已使用一定年限,并存在裝修、裝飾等現狀,所以,或多或少會存在一些質量瑕疵。如果買方認為賣方售房時故意隱瞞房屋質量瑕疵或者房屋存在違章搭建等情況,就可能導致買賣糾紛產生。第三種:房屋過戶前或者過戶中交易被限制,導致買方權利不能實現,要求解除合同、賠償損失。從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到買方拿到房屋期間,如果賣方故意隱瞞房屋已被法院查封的事實,或者在過戶手續(xù)辦理過程中,因賣方原因導致房屋買賣交易無法繼續(xù)履行下去,即使買方已經繳付了首期款并實際入住,只要房屋尚未完成過戶登記,買方利益就無法受到法律保護。第四種:因貸款政策變化原因導致買方無法買房。二手房市場貸款政策先是銀行提高貸款**額,提高貸款利率,后是嚴格限制第二套房屋買賣貸款等,由于政策變化導致買方貸款申請沒有通過,從而構成合同違約。二、二手房交易買方反悔怎么辦如果出現上文所述的第一種情況:在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后,由于買方經濟能力關系而導致無法繼續(xù)履行合同,構成合同違約,買方當對賣方承擔違約責任。所以,買方在簽訂合同前,一定要仔細考慮自己的房款來源以及后續(xù)支付能力,防止陷入因為一時沖動而購房,導致違約的尷尬境地。如果出現上文所述的第二種情況:由于買方在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時通常會到現場查看,所以,以賣方故意隱瞞房屋質量瑕疵為由要求解除合同舉證非常困難,因此難獲法院支持。為了避免產生房屋買賣糾紛,買方除了到現場仔細查看房屋、了解房屋現狀外,還可以向附近居民了解該房屋的有關情況,到物業(yè)公司調查所購房屋的真實情況,獲取房屋的維修信息。如果出現上文所述的第三種情況:根據《物權法》第14條規(guī)定“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guī)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時發(fā)生效力?!币虼?,在二手房買賣過程中,買方應要求賣方加快交易節(jié)奏,盡早配合辦理房屋過戶手續(xù);并且采用安全的房款交割方式,利用本市各區(qū)、縣交易中心的二手房交易資金監(jiān)管平臺,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如果在房屋過戶中發(fā)生法院查封情況,應要求賣方提供擔保,將被查封房屋置換出來,盡快辦理過戶,避免經濟損失。如果出現上文所述的第四種情況:國家調整貸款政策是為了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宏觀調控,但并非全面禁止貸款。買方向銀行申請貸款,本身是欲與銀行建立借貸法律關系,而銀行是否愿意向買方提供貸款,就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因此,買方在買房前應向銀行咨詢貸款政策,了解自身資信,防止貸款不能,無法支付合同價款的違約行為發(fā)生。雖然賣方可以主張買方違約,但是在出售之前也應該善意提示買方,以免陷入糾紛。
全部3個回答> -
答
1、與賣方協(xié)商,如果無效可提起仲裁或訴訟,要求賣家繼續(xù)履行合同,完成房屋買賣,并要求仲裁或訴訟費用由對方支付。 2、賣方違約,將你已支付的所有款項退還給你,并且賠償雙倍定金做為違約金(如合同有約定違約金的可以照違約金賠償,二選一)。但不能再繼續(xù)要求賣方將房子買賣,合同解除。
全部3個回答> -
答
可以直接起訴要求履行購房合同,經過法庭開庭明確后,及時對方不配合,也可以強制執(zhí)行過戶二手房交易合同需要注意哪些1、二手房有無合法的產權和土地使用權2、準確了解售房人 3、對即將進行交易的房產基本情況必要了解4、核實房產是否抵押、租賃或被司法機關查封5、購買的房屋是公房或經濟適用房,應了解這些房屋是否獲準上市交易6、估算稅費負擔
全部3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