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樓公攤面積標準大多和樓房的樓層有一定的關系,比如是多層住宅電梯房的樓層在6層或者是6層以下,公攤面積一般是在8%~12%之間,如果電梯樓的樓層在7~12層,公攤面積一般是10%~15%之間,如果電梯樓的樓層已經超過13層,甚至達到了20多層,公攤面積一般在15%~25%之間,根據(jù)樓層的不同,公攤的比例也會發(fā)生變化。相對于其他的樓房來說,因為電梯的增加,無形之中會增添公攤的面積,而且隨著現(xiàn)在人們出行的時間比較緊張,所以往往都會選擇電梯上下樓,有一些高檔小區(qū)也會增加多部電梯供人們進行使用,每增加一部電梯,所分攤的公攤面積也會增多,所以在購買房屋的過程當中,公攤面積符合正常范圍即可,如果過于追求較小的公攤面積,會影響到日常的生活。
電梯樓公攤面積標準
131****1989 | 2022-04-09 16:31:35
已有1個回答
-
131****7451
一般來說電梯樓的公攤面積也在25%左右,就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小區(qū)都已經安裝了電梯,而且樓層越高電梯的數(shù)量也就越多,30層以上的住宅因為電梯數(shù)量的增多,公攤通常都在25%左右,如果是樓層比較低一些的住房,比如是小高層住宅一般在20%以內是比較合理的水平,因為公攤沒有一個具體的衡量標準,而且隨著小區(qū)內部的公共面積增多,公攤系數(shù)也會隨之增大。
查看全文↓ 2022-04-09 16:31:36
我們在購買房屋的時候,雖然要看公攤面積,但也要看內部的環(huán)境,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太小的公攤面積,反而會導致整個居住環(huán)境緊張,比如原本應該是兩部電梯,卻剩下了一部電梯,或者說原本應該比較寬敞的綠化環(huán)境,因為節(jié)約公攤而導致道路變窄,所以只要在合理范圍之內的公攤都是可以接受的,公攤系數(shù)和公攤面積是成正比的。

相關問題
-
答
-
答
普通住宅的一般公攤比例: 多層:8%——15% 小高層: 10%——20% 高層:15%——30% 通常在無電梯的多層建筑中,公攤系數(shù)在5-10%這個范圍內都是正常的,超出10%的也有可能,不過少見。 在有電梯的板式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shù)通常在15-20%之間。 在有電梯的板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shù)通常在18-25%之間。 在有電梯的塔式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shù)通常在18-22%之間。 在有電梯的塔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shù)通常在20-30%之間。 無論是高層還是多層,商品房都有公攤面積??晒珨偟降讛偭诵┦裁?面積是如何計算的?不少購房百姓對此并不清楚,他們擔心房子被開發(fā)商“注水”。沈陽市房產局百姓購房網通過本報民生熱線向購房百姓解答與房屋公攤面積有關的問題。 公攤面積該占多大比例公攤面積該占多大比例公攤面積該占多大比例公攤面積該占多大比例 公攤面積是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的簡稱,即指各產權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積。共有建筑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值班警衛(wèi)室、為整幢樓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積、套與公共建筑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山墻)、計入套內建筑面積之外的共用墻體面積。 普通多層住宅樓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沒有底層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公攤系數(shù)約在10%-15%;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shù)約在15%-20%;高層住宅相對更高一些,約在20%-25%。在簽訂購房合同時,合同上都會注明房屋的公攤系數(shù)范圍。房屋面積以沈陽市房地產交易權屬登記中心測繪部的測繪結果為準,房產證上標注的面積也以此為準。 公攤面積如何計算公攤面積如何計算公攤面積如何計算公攤面積如何計算 房屋公攤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房屋的總建筑面積乘以公用建筑面積除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公用建筑面積公攤系數(shù)等于公用建筑面積除套內建筑面積之和。住宅樓的商品房公攤系數(shù)是0.1左右,高層住宅樓的商品房公攤系數(shù)是0.2左右。 購房者如對面積認證有異議,應首先向開發(fā)企業(yè)或銷售單位落實是否經過房產測繪部門的面積認證,如已通過認證,可到測繪大隊查閱相關資料內容,否則應督促開發(fā)及銷售部門到測繪大隊辦理房屋面積認證工作,房屋認證以整幢樓為單位,一般不接受散戶的測繪委托,如進行法律訴訟,測繪大隊接到法院委托進行測繪,費用由委托方承擔。 哪些不計入公用面積哪些不計入公用面積哪些不計入公用面積哪些不計入公用面積 哪些面積不計入公用面積?即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高層低于2.2米的夾層、技術層、地下室、架空層;利用引橋、高架路、高架橋、路面做頂蓋建造的房屋;與房屋室內不相通的房屋伸縮縫;活動房屋、臨時房屋、簡易房屋、房屋天面上屬永久性建筑的樓梯間、水箱間、電梯機房。層高在2.2米以上的部位,按其外圍水平投影計算面積;層高小于2.2米的部位,不計算建筑面積;屋頂為斜面結構房屋,層高在2.2米以上部位,按其外圍水平投影計算面積;層高小于2.2米的部位,不計算建筑面積。 挑樓、全封閉的陽臺面積,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未封閉的陽臺、挑廊,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露臺不計算建筑面積。 ==============================上面我是抄別人的 **主要還是看房屋面積界定書了 里面有房屋面積詳細構成
全部3個回答> -
答
電梯房120公攤面積標準一般是百分之八到百分之三十之間,具體是多少,就要看開發(fā)商是怎么預留公攤的部分了。這個公攤面積是不確定的。例如一梯兩戶,如果沒有電梯,一般公共攤位約7、8平方米,但由電梯的話就約10平方米。如果按照在同一個房子情況下,有三個電梯,和沒有電梯也是不一樣的。公攤面積的計算非常復雜。一般來說,它是由有關部門計算的。它應該包括很多東西,例如一半的立面,電梯,樓梯,走廊等。在正常情況下:6樓以下的公攤面積在6%左右,7-15樓的公攤面積在12%-15%,15層和100米高的房子公攤面積高于20%。綜上所述,電梯房公攤面積主要還是要看房子所屬的小區(qū)是哪個,不一樣的小區(qū)都是不一樣的,同時樓房的層數(shù)越高公攤面積就越高。
-
答
第一、你按照戶型圖上的尺寸而得出的面積是有誤差的,房產的面積應該以測繪公司出具的預測面積為準,即為銷售面積,其中包括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和陽臺面積三部分。第二、高層的公攤面積一般為整套房產面積的18-22%,即得房率至少在82%以上。第三、面積誤差是實測面積與預測面積的差額。按照我國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誤差應在正負3%之間,即絕對值小于3%。具體的違約責任依照商品房買賣合同中的約定為準。至于是變大的情況多還是變小的情況多,由于測繪公司和承建單位的不同而很難預料。
全部3個回答> -
答
好像沒有法律的硬性規(guī)定吧,要不也不會有多有少,有合理和不合理的公攤面積問題了,關系公攤面積大小的主要還是受建筑的設計和結構、功能的影響!普通住宅的一般公攤比例: 多層:8%——15% 小高層: 10%——20% 高層:15%——30% 通常在無電梯的多層建筑中,公攤系數(shù)在5-10%這個范圍內都是正常的,超出10%的也有可能,不過少見。 在有電梯的板式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shù)通常在15-20%之間。 在有電梯的板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shù)通常在18-25%之間。 在有電梯的塔式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shù)通常在18-22%之間。 在有電梯的塔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shù)通常在20-30%之間。
全部4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