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稅法的有關規(guī)定,單位和個人分別在不超過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12%的幅度內,其實際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由此可見,個人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是否能夠在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 1、繳納數額不超過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12%。 2、是實際繳存的住房公積金。 因此,題中以未實際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從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涉嫌違反稅法的相關規(guī)定,稅務機關有權依法予以查處。經查證屬實,稅務機關有權依法作出相關的行政處罰。 關于補充問題。 從題中提供的信息看,無法確定“住房補貼”的性質。如果“住房補貼”具有住房公積金的性質,那么,也應當遵守正文稅法的有關規(guī)定,相反,如果不具有住房公積金的性質,那么,不適用正文稅法的有關規(guī)定,但有可能需要計入工資薪金所得(即:不能扣除),依法計征個人所得稅。
全部5個回答>住房公積金是否征收個稅?
142****0397 | 2014-04-16 13:00:43
已有9個回答
-
154****7174
職工住房公積金不征收個人所得稅,職工的住房公積金利息也不征收個人所得稅。
查看全文↓ 2014-04-19 10:17:56 -
-
141****6750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規(guī)定,企業(yè)和個人按照國家或地方政府規(guī)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金額機構繳付的住房公積金、大病統(tǒng)籌基金、基本養(yǎng)老保險金,不計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可以免征個人所得稅。
查看全文↓ 2014-04-19 09:29:41
超過國家或地方政府規(guī)定比例的部分應當并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個人領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積金、基本養(yǎng)老保險金、大病統(tǒng)籌基金時,免予征收個人所得稅。企業(yè)以現金形式發(fā)給個人的住房補貼、醫(yī)療補助費,應全額計入領取人的當期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
144****8988
你這個問題基本上和房地產無關!你應該去問稅務部門!你這個是勞務和公司之間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勞動部門和稅務部門管的!
查看全文↓ 2014-04-19 09:17:10 -
138****1085
住房公積金是不用交個人所得稅的答案補充公積金在工資里面,要總工資扣掉這個公積金的錢再計算所得稅的
查看全文↓ 2014-04-18 10:19:35 -
153****9353
企業(yè)交的全部進入個人賬戶的,公積金是不用扣個稅的
查看全文↓ 2014-04-18 09:16:07 -
137****7511
此回復登錄后即可查看, 請登錄。如果您還沒有注冊,請點此登錄后查看!
查看全文↓ 2014-04-18 09:08:14 -
151****4158
呵呵 你是那個地方的人啊。去“錦聯房交網”看看吧?。?!到置業(yè)百科里就能查到你想要的了
查看全文↓ 2014-04-16 21:57:20 -
131****1378
不是這樣,你的975加上起稅工資不用扣稅,其余的超出部分還是要交的答案補充這是規(guī)定,你看看:《轉發(fā)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 基本醫(yī)療保險費 失業(yè)保險費 住房公積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 》(珠地稅函[2006]213號 第二條規(guī)定:“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建設部 財政部 中國人民銀行關于住房公積金管理若干具體問題的指導意見》(建金管[2005]5號)等規(guī)定精神,單位和個人分別在不超過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12%的幅度內,其實際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查看全文↓ 2014-04-16 13:10:25
單位和職工個人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月平均工資不得超過職工工作地所在設區(qū)城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具體標準按照各地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單位和個人超過上述規(guī)定比例和標準繳付的住房公積金,應將超過部分并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

相關問題
-
答
-
答
1998 年前注意房改房維修基金,99年開始商品房維修基金,08年改稱住房維修資金北京青信美信息技術公司專業(yè)住房維修資金系統(tǒng),現推出 小區(qū)業(yè)委會版,支持派息,分攤。。。聯系電話010-88490355 網址:www.qxmei.com
全部9個回答> -
答
目前物業(yè)稅的稅率尚未出臺,第二套以上房**可能“嘗鮮”,如果征收物業(yè)稅要有面積限制的.比如大于一百五十米的或是更大的是對象。開征物業(yè)稅的主要目的是平抑房價,讓需要住房的人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能買上住房。問題是,開征物業(yè)稅以后是不是真的能平抑房價。 專家建議須慎重開征物業(yè)稅開征物業(yè)稅的主要目的是平抑房價,讓需要住房的人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能買上住房。問題是,開征物業(yè)稅以后是不是真的能平抑房價。決定房價的因素是成本、利潤和需求量。地皮費在不停地漲價,建筑材料在不停地漲價,生活物質也在不停地漲價,相應地建筑工人的工資也必須漲價,否則他們就無法生活;房地產商的貪心越來越大,追求的利潤也想越來越多;中低收入群體還有很多人沒有買上住房,大批大批的青少年長大結婚也需要住房,需求量是剛性的。那么,房價能降下來嗎?有關人員說,開征物業(yè)稅能平抑房價,是因為這樣做可以使那些抄房人加大持房成本,無利可圖甚至顆粒無收,就會退出,老百姓可買之房就會多起來,價格就會降下去。這恐怕只是一廂情愿的想法,因為抄房人畢竟是極少數極少數,他們掌握的房屋少之又少,絕大多數房屋還是在需要住房的老百姓手中。想整投機抄房的人,**后恐怕被整的還是普通老百姓。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開征物業(yè)稅可以使房產成本降低,房價必然下降。就算真是這樣,老百姓今后每年都要支付稅金,這能算是真正的降價嗎?如果開征物業(yè)稅可以使房產成本降低而降低房價,房產商會一點損失都沒有,甚至進一步獲利(比如成本實際降低50%,房價只降低40%,買房人覺得已降不少,而房產商卻多獲利10%),而那些已購房因各種原因又不得不賣房的老百姓就慘了,一生的心血甚至是全家人一生的心血,就這樣打水漂了。這有可能使二手房市場疲軟甚至萎縮甚至被封殺。中國人自古就追求公正、公平、合理,如果開征物業(yè)稅可以使房產成本降低而降低房價,購房人可以少掏很多錢,那么在此之前高價買房、高比例納稅又已經交納了70年土地使用費(有的地方可能是50年)的購房人還要不要每年交物業(yè)稅?現在乃至今后就業(yè)問題一直是非常嚴峻的問題,有些人為此多買一套房甚至多買兩套房,預備失業(yè)后租出去以作生活費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應當仍在保護之列。而且,房價降下來會引發(fā)一大堆問題:國家金融會面臨嚴重的安全問題;房產市場會疲軟甚至萎縮——一旦房價出現降低趨勢,人們就會只是觀望而不下手去買;一旦房產市場疲軟或者萎縮就會引發(fā)一大堆社會問題:大量縮減就業(yè)崗位;國家稅收大量銳減;老百姓的住房問題進一步難于解決;因房產市場活躍拉動起來的多種行業(yè)必將萎縮;……等等。住房是大宗商品,絕大多數人都是辛勤工作一輩子才能還清購房的欠款,有的人甚至是集全家人一生之力,那么,他們絕對不會希望買到手的住房貶值,人為降低房價會直接影響已購房人的利益,會使億萬已購房人產生強烈不滿。而且,我們如果人為造成這些人的重大損失,也于心不忍。絕大多數老百姓買房已是窮一生之力,還要他們每年交納物業(yè)稅,怎么負擔得起?改革的**終目的是要讓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好,決不是讓老百姓越來越緊巴。新增一個稅種,按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法律程序,應當是在充分征求公民意見的基礎上,充分研究論證,交由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才行?,F在只是稅務部門和財政部門想做就做,恐怕也不合法。正常的房產市場應當是:起步之初價位合理,隨著物價上漲,房價也一步一步小幅度上漲(價位始終都應是成本加上低于10%的利潤)。但是,我們國家在此之前那么長的時間里,政府對房產市場基本上不管,聽其所謂的“由市場決定”,黒心的房產商在起步之初就把房價定得比較高,看著需要住房的人很多,又大幅度猛漲,在一些房產網站上看到有人寫文章說外國房產利潤一般在5%左右,**高不超過10%,而我國房產利潤有很多已超過30%,有的甚至更高。如果政府早一點管管,哪會出現現在這種局面?,F在說這些已是為時已晚,無用之言。但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1、加大經濟實用房和廉租房的投入并加快建設,以解決中低收入人員的住房問題。千萬不要想著用人為降低房價的辦法來解決問題,因為這樣做會引發(fā)一系列連鎖反應,會損害億萬已購房老百姓的利益。這里面有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必須解決好:要真正保證經濟實用房和廉租房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低收入人群。聽人說,以前在好多地方拿到經濟實用房和廉租房的人并不都是窮人,有的甚至早就有幾套房了照樣拿上了經濟實用房。2、清理黒心房產商,從他們開始做房產起,好好算賬,保證他們10%的利潤,多余部分強令退出,用來資助經濟實用房和廉租房建設。這樣做可以體現“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原則,而且也能震懾各行各業(yè)的不法奸商今后不敢再胡作非為。今后房價仍然按物價上漲指數的比例上漲,但房產商的利潤仍然保持在10%以下,多余部分上交國庫。世界上有征收物業(yè)稅的,也有不征收物業(yè)稅的,這么多國家和地區(qū),也就美國、日本、法國等19個國家和地區(qū)征收物業(yè)稅。這就是說,各國國情不同,不一定必須要采用相同的政策。我們國家的國情是就業(yè)不穩(wěn)定,工薪收入偏低,是不適合征收物業(yè)稅的。而且,新增一個稅種,按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法律程序,應當是在充分征求公民意見的基礎上,充分研究,再進行充分的可行性論證,然后交由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才行。如果只是財政部、稅務總局、發(fā)展改革委、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想做就做,恐怕也不合法。
全部2個回答> -
答
第一、為什么賣房需要繳稅。根據1994年實施的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財產轉讓所得”應按2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這其中包括房產第二、個人所得稅有辦法避稅嗎?交易所得稅收優(yōu)惠政策得有兩種情況:一是對個人轉讓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惟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二是對出售自有住房并擬在現住房出售1年內按市場價重新購房的納稅人,其出售住房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先以納稅保證金形式向主管稅務機關繳納,購房金額大于或等于原住房銷售額的,全部退還納稅保證金,購房金額小于原住房銷售額的,按照購房金額占原住房銷售額的比例退還納稅保證金,余額作為個人所得稅繳入國庫。第三、賣房交個人所得稅收費標準:查驗征收方式:納稅人能夠提供房屋原值等費用個人所得稅=(計稅價格-原值-契稅-相關稅費-合理費用)×20%例如:賣家不滿五或不是家庭唯一的住房,出售價為100萬售,原值、原契稅以及相關稅費合計70萬元。買家承擔稅費,差額的20%,即個稅:(100-70)*20%=6萬元。第四、個人賣房有五年的分界線,五年分界線如何劃分。(1)按市場價格購買的住房以《房屋產權證》上記載的日期和《契稅完稅證》的填發(fā)日期,按“孰先”原則確認。(含二手房和新房)(2)按房改政策購買的住房以《房屋產權證》上記載的日期、《公有住房購買契約》的簽定日期和付款收據時間,按“孰先”原則確認。(3)繼承或直系親屬贈予取得的住房,購房時間可以從原產權人購房時間連續(xù)計算。(4)非直系親屬贈予取得的住房。購房時間從受贈產權時間開始計算。
全部4個回答> -
答
肯定收的啊
全部5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