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震時保持冷靜,震后走到戶外。這是避震的國際通用守則。 地震發(fā)生的短暫瞬間,人們進入或離開建筑物時被砸死砸傷的概率**大。因此,如高層室內避震條件好的,可選擇室內避震,但要牢記不可滯留床上,不可跑向陽臺,不可跳樓,不可使用電梯,若人在電梯內應盡快離開,若門打不開要抱頭蹲下,另外要立即滅火斷電,防止燙傷、觸電、發(fā)生火情。 二、選擇生命三角區(qū)。 避震選擇位置至關重要。房屋內的金屬管道不易被撕裂,地震大幅度晃動也不易被甩出去,因此應盡量躲在廚房、衛(wèi)生間這樣的小房間內,但記住要遠離爐具、煤氣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不要鉆到柜子或箱子內,一旦鉆進去視野受阻,四肢被縛,不僅會錯過逃生機會也不利于被營救。 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內。 地震來臨時,不要選擇建筑物的內側位置,盡量靠近外墻,不要躲在窗戶下面。盡量靠近水源處,不要接近明火。一旦被困,要設法與外界聯(lián)系,可有節(jié)奏地敲擊管道,有條件的可打開手電筒,要保持鎮(zhèn)靜保存體力,不要大聲呼喊。
全部3個回答>房子地震怎么辦? 地震是如何破壞房屋的?
158****3416 | 2018-12-21 00:01:27
已有3個回答
-
152****3690
假如你有機會到地震災區(qū)去看一看,就會發(fā)現(xiàn)建筑物遭受的破壞千奇百怪,有些建筑是整座坍塌下來,各層樓板和房頂堆壓在一起,像個“大餡餅”;
查看全文↓ 2018-12-21 00:01:43
有些樓房的墻壁向四面八方傾倒,成為一堆廢墟;還有一些房屋雖然墻壁、梁柱都裂縫了,卻沒有倒塌;也有少數(shù)低矮的磚石、磚木結構房屋裂縫很少……。那么,地震是怎樣造成房屋的破壞呢?地震的破壞作用有兩種:強烈的地震動和地震造成的地質破壞。地面的強烈晃動(即地震動)牽連地面上的一切建筑和其他結構一起運動,運動的程度隨地面運動強度而變化,當房屋運動過大,超過構件或連接處的強度,就發(fā)生破壞。
從力學的角度考察,結構有慣性,在運動過程中相當于受到力的作用,稱為慣性力,慣性力的大小隨結構的質量和運動加速度而增加,越重的物體受到的慣性力越大,越容易破壞。
另外,地震動是一個動力作用過程,地震動有一定的卓越頻率,當這個卓越頻率和房屋的自振頻率相同或接近時,產生共振現(xiàn)象,加大振動幅度,結構更容易破壞。
地震地質破壞包括地面破裂、地基失效(如砂土液化、軟土震陷等)、斜坡失穩(wěn)(如崩塌、滑坡等)、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地震造成的地質破壞作用與強烈地震動不同,地震觸發(fā)的滑坡、崩塌、滾石直接作用在房屋結構上,壓埋或撞擊房屋結構。
地面破壞則摧毀地基,例如斷層錯動使結構斷裂,砂土液化使地基變形,軟土沉陷使地基沉降,都會造成房屋傾倒或破壞。
強烈地震還可能激起水庫和湖泊的水體振蕩,稱為湖涌。強烈海底地震可能激起強大的海洋巨浪,稱為地震海嘯,具有極大破壞力。兩類破壞作用的抗御途徑不同??褂卣饎悠茐牡耐緩绞羌訌娊Y構的強度或剛度,提高抗震性能,或通過隔震減震措施減小結構振動。地質破壞不能因上部結構的抗震設計而避免,而應在建設時避開不良場地,或改良地基,或采用抗震的基礎。震害研究表明,大多數(shù)房屋結構破壞是強烈地震動造成的,地震地質災害一般局限在局部區(qū)域。區(qū)分兩類不同的地震破壞作用,有助于運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實驗手段進行研究,并采取與之相應的抗震對策和技術。 -
138****1138
1,實際地震烈度,這個很牛X,不用解釋了吧。
2,房屋的抗震設防等級,簡而言之就是房屋在設計上抵抗地震破壞的能力的等級,不同地區(qū)不一樣,你可以百度,或者翻規(guī)范,建筑設計和結構設計都有。
3房屋的結構形式,磚混,框架,剪力墻,框剪,框筒,都不一樣的,當?shù)卣饋淼綍r候,不同結構形式中,不同高度的應力也是不一樣的,有的是下面先咔嚓,比如框架,有的是上部先咔嚓,比如剪力墻,有的是中間,比如框剪??蛲驳?*牛逼,不過大多用在超高層上。
4另外的就是施工了,現(xiàn)在施工質量就那回事,眼不見為凈,死于地震比死于車禍和食物中毒有技術含量多了,輕易碰不上,所以你就當你住的樓是安全的就行了。
5后期維護,不良的維護可能對建筑的使用年限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建筑防火,在設計上消防都是很完善的,疏散也是。但**后結果是火災來時水箱沒水,消火栓廢棄,疏散通道被鎖死,要是被燒死,挺正常的。(扯遠了,呵呵,希望這些對你有用) -
137****6938
由地震波引起的地面振動,正是造成人們有感和房屋破壞的( 直接 )原因。 地震發(fā)生時,由震源向四周傳播的彈性波,稱為地震波。 由地震波引起的地面振動,正是造成人們有感和房屋破壞的直接原因。 地震波分為縱波、橫波、面波等。

相關問題
-
問 高層地震怎么辦?答
-
答
高樓層遇到地震時的處理方法: ?、偈紫任覀円_認是否發(fā)生了地震!如果確定發(fā)生,第一時間找墻角,千萬不要亂跑!因為地震就那么幾十秒,在高樓折騰不起! ?、谌绻袥]墻角,找到桌子角,如下圖;也就是說,要了解什么是保命三角;
全部3個回答> -
答
地震來了,住在高層的人采取的辦法如下:一、震時保持冷靜,震后走到戶外。這是避震的國際通用守則。地震發(fā)生的短暫瞬間,人們進入或離開建筑物時被砸死砸傷的概率**大。因此,如高層室內避震條件好的,可選擇室內避震,但要牢記不可滯留床上,不可跑向陽臺,不可跳樓,不可使用電梯,若人在電梯內應盡快離開,若門打不開要抱頭蹲下,另外要立即滅火斷電,防止燙傷、觸電、發(fā)生火情。二、選擇生命三角區(qū)。避震選擇位置至關重要。房屋內的金屬管道不易被撕裂,地震大幅度晃動也不易被甩出去,因此應盡量躲在廚房、衛(wèi)生間這樣的小房間內,但記住要遠離爐具、煤氣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不要鉆到柜子或箱子內,一旦鉆進去視野受阻,四肢被縛,不僅會錯過逃生機會也不利于被營救。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內。地震來臨時,不要選擇建筑物的內側位置,盡量靠近外墻,不要躲在窗戶下面。盡量靠近水源處,不要接近明火。一旦被困,要設法與外界聯(lián)系,可有節(jié)奏地敲擊管道,有條件的可打開手電筒,要保持鎮(zhèn)靜保存體力,不要大聲呼喊。
全部5個回答> -
答
1策略一:震時保持冷靜,震后走到戶外。這是避震的國際通用守則,國內外許多起地震實例表明,在地震發(fā)生的短暫瞬間,人們在進入或離開建筑物時,被砸死砸傷的概率**大。因此專家告誡,室內避震條件好的,首先要選擇室內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則盡可能從室內跑出去。 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北京地區(qū)居民樓房應具有抵御烈度為8度的地震破壞的能力。專家建議,地震發(fā)生時先不要慌,保持視野開闊和機動性,以便相機行事。特別要牢記的是,不要滯留床上;不可跑向陽臺;不可跑到樓道等人員擁擠的地方去;不可跳樓;不可使用電梯,若震時在電梯里應盡快離開,若門打不開時要抱頭蹲下。另外,要立即滅火斷電,防止燙傷觸電和發(fā)生火情。住在高層地震怎么逃生?2策略二:避震位置至關重要。住樓房避震,可根據(jù)建筑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躲避。**好找一個可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蹲在暖氣旁較安全,暖氣的承載力較大,金屬管道的網(wǎng)絡性結構和彈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動時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氣管道通氣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員窒息;管道內的存水還可延長存活期。更重要的一點是,被困人員可采用擊打暖氣管道的方式向外界傳遞信息,而暖氣靠外墻的位置有利于**快獲得救助。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躲在廚房、衛(wèi)生間這樣的小開間時,盡量離爐具、煤氣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遠些。若廚房、衛(wèi)生間處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斷墻為薄板墻時,就不要把它選擇為**佳避震場所。此外,不要鉆進柜子或箱子里,因為人一旦鉆進去后便立刻喪失機動性,視野受阻,四肢被縛,不僅會錯過逃生機會還不利于被救;躺臥的姿勢也不好,人體的平面面積加大,被擊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難機動變位。住在高層地震怎么逃生?3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內。這是確保在都市震災中獲得他人及時救助的重要原則。不要靠近煤氣灶、煤氣管道和家用電器;不要選擇建筑物的內側位置,盡量靠近外墻,但不可躲在窗戶下面;盡量靠近水源處,一旦被困,要設法與外界聯(lián)系,除用手機聯(lián)系外,可敲擊管道和暖氣片,也可打開手電筒。
全部5個回答> -
答
高層住宅地震逃生攻略:1、選擇樓梯逃生,切不可乘坐電梯,因為地震時隨時可能停電,造成被困。2、2-3層可選擇跳窗,跳窗時**好能抱上棉被,增加緩沖,減少人體因硬著陸造成的損傷。3、逃出單元門并不代表安全,要迅速的跑到空曠處,如:公園,廣場。4、樓層過高,無法逃離時,盡量選擇墻角或桌子下面躲藏,因為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是**好的,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5、在地震發(fā)生時,第一時間切斷電源,煤氣閥門,防止發(fā)生次生災害。
全部3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