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說征收集體土地要經過好幾個步驟,包括公告、調查、聽證、補償、協(xié)議和交付。但具體每個步驟的細節(jié)我不是很清楚,只知道要保障被征收人的權益。
全部6個回答>政府征收集體土地怎么弄 政府征收集體土地的批準權限分別是多少
146****9696 | 2018-12-21 15:21:22
已有5個回答
-
146****6591
政府征收集體土地的批準權限,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規(guī)定,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國務院批準:
查看全文↓ 2018-12-21 15:21:55
(一)基本農田
(二)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35公頃的
(三)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
征收前款規(guī)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并報國務院備案。征收農用地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先行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其中,經國務院批準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xù)。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經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準權限內批準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xù),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超過征地批準權限的,應當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另行辦理征地審批。 -
138****4664
《土地管理法》明確規(guī)定,農村土地征用程序:根據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時所辦理的土地征用程序分以下幾個步驟。
查看全文↓ 2018-12-21 15:21:49
【第一步】預選符合規(guī)劃的農用地。征用農村土地,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城市建設總體規(guī)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否則,不得使用該土地。用地單位在初步選定某農用地為建設用地后,首先應向國土資源、建設、規(guī)劃等部門咨詢是否符合該農用地的各項規(guī)劃。
【第二步】編制建設項目可行性報告。確認農用地可用于建設后,應根據建設部門的要求,編制建設項目可行性報告,并向建設部門提交用地申請,由建設部門審查,符合的,由用地單位按規(guī)定繳納選址規(guī)費,建設部門頒發(fā)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
【第三步】提交用地預審申請。農用地轉用或土地征收經依法批準后,用地單位應持《選址意見書》兩年內向同級國土資源局提出用地預審申請,由該國土資源局核發(fā)《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書》。
【第四步】辦理立項等手續(xù)。用地單位憑《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書》向建設部門、環(huán)保局等辦理立項、規(guī)劃、環(huán)保許可等手續(xù),并繳納各項審批費用;
【第五步】提交用地正式申請。用地單位再持以上各項審批文件,向原作出預審的國土資源局提出項目用地的正式申請。
【第六步】辦理審批手續(xù),批準用地。由國土資源局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城市建設總體規(guī)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擬定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征地方案和供地方案,分不同類型,經各級人民政府審批。
【第七步】土地征用。由國土資源局具體負責對農用地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進行征用,簽訂補償安置協(xié)議,辦理征地手續(xù)。征地補償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和地上附著物補償費。以上各項補償,應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由用地單位全額支付。用地單位未按期全額支付到位的,政府應拒絕發(fā)放建設用地批準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有權拒絕建設單位動工用地。
【第八步】領取用地批準文件。國土資源局根據批準的供地方案,在征地的補償、安置補助完成后,向用地單位發(fā)出批準用地文件和《建設用地批準書》。
【第九步】繳納出讓費,獲得土地適用權。土地征用后,該土地即成為國有土地,由國土資源局與土地使用者按照相關規(guī)定,簽訂《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合同》出讓供地。用地單位按約定繳納出讓費用。
【第十步】辦理建設項目審批手續(xù),開始建設適用土地。簽訂合同并按約繳納費用后,用地單位才真正獲得該土地的使用權,用地單位即可辦理建設項目的相關審批手續(xù)予以施工建設。
集體所有土地就是由農民集體享有所有權的土地。農村和城市郊區(qū)的土地,除由法律規(guī)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土地。
【第十一步】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yè)、林業(yè)、畜牧業(yè)、漁業(yè)生產。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為三十年。發(fā)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承包經營土地的農民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 -
148****3948
各項補償費用由被征地單位收取后,按如下方式處理:
查看全文↓ 2018-12-21 15:21:38
1、土地補償費、依法應支付給集體的安置補助費、集體所在的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由被征地單位管理和使用。
2、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歸青苗和附著物的所有者所有。
3、安置補助費的歸屬、使用:
(1)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其管理和使用。
(2)由其他單位安置的,支付給安置單位。
(3)不需要統(tǒng)一安置的,發(fā)放給安置人員個人或經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征地的補償費用主要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和青苗補償費。對于這幾項費用的給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是這樣規(guī)定的: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 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和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地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tǒng)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fā)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 關于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具體使用分配辦法土地管理法沒有明確說明,但是《物權法》第59條有明確規(guī)定:應當以法定程序經本集體成員決定。 -
148****8562
所謂征收,就是國家將土地所有權由集體所有轉變?yōu)槿袼?,并支付土地補償金的行為,所以,所有征收后的土地都是國有土地的。 -
141****0038
農村集體土地性質的扭轉,涉及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的,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其中征收土地面積超過省級批準權限的,土地征收必須報國務院批準;,方能變?yōu)閲型恋匦再|。如果沒有省一級人民政府(國土廳)批準文件,該土地依然可以是農村集體土地性質,只是和鄉(xiāng)鎮(zhèn)政府簽訂有長期土地租賃合同。

相關問題
-
答
-
答
我國農民集體所有土地有三種基本形式,一是鄉(xiāng)(鎮(zhèn))農民集體所有土地;村農民集體所有土地;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土地。 要處理村集體土地,得三分之二以上村民同意才行
全部3個回答> -
答
不需要,村民只有土地使用權,沒有土地所有權?! ⊥恋毓芾矸ā 〉诎藯l 城市市區(qū)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qū)的土地,除由法律規(guī)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 〉谑畻l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于鄉(xiāng)(鎮(zhèn))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xiāng)(鎮(zhèn))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第四十五條 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國務院批準: (一)基本農田 ?。ǘ┗巨r田以外的耕地超過35公頃的 ?。ㄈ┢渌恋爻^七十公頃的?! ≌魇涨翱钜?guī)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并報國務院備案。征收農用地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先行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其中,經國務院批準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xù)。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經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準權限內批準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xù),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超過征地批準權限的,應當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另行辦理征地審批。
全部3個回答> -
答
土地征用是政府履行的代行國家行為,與出地出讓不是一個性質,政府征用土地不須村民同意?! 「鶕吨腥A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 的規(guī)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蓖恋卣饔檬怯蓢覜Q定的,不需要經過村民的同意。 征收土地必須具備的條件:第一,征地是一種政府行為,只有國務院和省級人民政府有權批準,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包括市、縣人民政府都沒有征地權;第二,必須依法取得批準;第三,必須依法對被征地單位進行補償;第四,征地行為必須向社會公開(涉密的除外),接受社會的監(jiān)督。所以,國家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進行征用,無需取得農村集體組織或個人的同意,但村民可以要求嚴格按照上述條件來執(zhí)行。政府聽取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意見只限于征地補償和安置方案。
全部3個回答> -
答
每宗地的土地權需要經過土地登記申請、地籍調查、核屬審核、登記注冊、頒發(fā)土地證書等土地登記程序,才能得到**后的確認和確定。確權的狹義含義是指在土地登記過程中的權屬審核階段對土地權屬的來源、權屬性質的確認。根據中國土地所有權、土地使用權和他項權利的確認、確定的有關規(guī)定和當前土地管理實踐的要求,確權也是各級人民政府的重要職責之一,包括制定和完善確定土地權屬方面的法規(guī)和政策,處理土地權屬爭議和辦理土地權屬的登記造冊、核發(fā)證書等。土地權屬確定的原則有依法原則、充分考慮歷史背景的原則、土地所有權的單向流動原則
全部3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