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規(guī)定是有一定的比例 但是很多開發(fā)商都做不到那樣, 一般來說 多層的得房率比高層的得房率要高建筑面積都含公攤面積的,多層得房率一般在82%左右 高層在75%左右你可以用你的建筑面積去乘以得房率就能算出你的使用面積
全部4個回答>建筑面積和使用面積差多少? 樓房的建筑面積與實用面積差多少
131****4736 | 2019-05-03 13:28:47
已有3個回答
-
134****6225
套內建筑面積比實際使用面積主要是多了墻體所占面積,你這戶型比較小,套內65平米,使用大約58-62平米。
查看全文↓ 2019-05-03 13:29:03 -
142****8591
30%。
查看全文↓ 2019-05-03 13:28:58
1、如果建筑面積是100㎡,那么實用面積大約就是70㎡。
2、基本都是這樣計算的,包括取暖費之類的都是這樣計算。
3、所謂的實用面積就是用建筑面積減去墻體占用的面積再減去公攤面積得出的結果。 -
133****7076
**近朋友們熱議的一個話題,建議取消房地產的建筑面積,用使用面積來統(tǒng)計和交易。
查看全文↓ 2019-05-03 13:28:55
因為,世界范圍內目前主要經濟體都使用房地產的使用面積。中國所用的建筑面積**初也是從香港借用過來的,但是香港今天也已經改用使用面積來統(tǒng)計和定價了。所以就有了開頭的熱議。
可以說,用建筑面積統(tǒng)計和交易,產生了很多失真或暗箱操作的部分,比如購買房產的時候,購買的房子是100平米,但是無論如何丈量都量不出來100平,可能只有75平米,另外25平米是小區(qū)公攤部分。公攤部分包括電梯、車庫、停車場、物業(yè)管理,甚至有一些小賣部都被統(tǒng)計進去了。真正的建筑面積只有開發(fā)商知道,業(yè)主們其實并不知道。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在交納物業(yè)費、暖氣費以及未來繳納房產稅時,都是按照房本上的建筑面積,這就有20%左右并不是給我們自己來繳納的,會感覺有點不太公平。
那么,真的用使用面積替代了建筑面積,會有什么樣的影響呢?
道哥想先說兩個優(yōu)點。第一更透明了。消費者購買房產的面積,也就是房本上面積和實際丈量的面積是一致的,開發(fā)商失去了暗箱操作的任何的空間。第二也更公平了。交納物業(yè)、暖氣、房產稅等費用時,按照自家的房屋面積,沒有過多分攤。
但是,說完了優(yōu)點,道哥想說一說改用“使用面積”帶來的不利影響。
第一,房價毫無疑問要上漲。這個道理不復雜,羊毛出在羊身上,開發(fā)商在建小區(qū)時一共花了多少錢,他是心知肚明的。在房屋定價時,這些錢**后都會是消費者來買單。
如果計算的面積減少了,那開發(fā)商就會把公攤部分的成本,加到消費者的使用面積上去。這其實只是統(tǒng)計游戲的方法而已,在道哥看來,使用面積與建筑面積沒有本質上的區(qū)別。
第二可能會繼續(xù)推高房價。今天,中國人均城鎮(zhèn)的居住面積已經達到了將近37平方米,但其實把建筑面積折合成使用面積,城鎮(zhèn)居民的居住面積可能只有26平方米,統(tǒng)計數據一下子會降低十幾平方米,在世界上的排名會相當的靠后。
整個城市居民,在討論中國的房地產究竟是夠了還是稀缺時,會有一個很直接的判斷,中國的人均居住的面積的確太少了,未來的發(fā)展空間還會有很大。這種統(tǒng)計數據所產生的宏觀面影響,會對房地產消費者產生心理作用,間接的推高房價。
第三公攤面積的設施會縮水。這個影響想必朋友們能夠想得到。當開發(fā)商用建筑面積的方法把整個小區(qū)的公攤等都作價賣給消費者,開發(fā)商會比較熱衷去建,比方說小區(qū)的大堂、停車場、活動中心等。
如果改用使用面積,房地產開發(fā)商在建設這些公攤設施時,一定會盡量控制成本,那些比較漂亮的小區(qū)和服務設施,有可能會縮水!
說白了羊毛出在羊身上,在道哥看來,不論是按照使用面積或者建筑面積,更多的是一種工具和方法而已,改變統(tǒng)計方法,購房成本未必會降低。

相關問題
-
答
-
答
國家規(guī)定是有一定的比例 , 一般來說多層的得房率比高層的得房率要高。建筑面積都含公攤面積的,多層得房率一般在82%左右,建筑面積和使用面積大概相差18%, 高層在75%左右 ,建筑面積和使用面積大概相差25%,因為高層還要公攤電梯以及一樓的大廳面積,所以公攤面積更大。比如可以用建筑面積去乘以得房率,就能算出你的使用面積,你的房子面積是113平米,如果是多層使用面積93平米,如果是高層就是,84平米左右。
全部3個回答> -
答
一、購房面積都是建筑面積,它是套內房屋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套內陽臺建筑面積和共有建筑面積的總和。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分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使用面積墻體面積陽臺面積套內房屋使用面積,是指套內房屋使用空間的面積。二、建筑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按以下規(guī)定計算:1、套內臥室、起居室、過廳、過道、廚房、衛(wèi)生間、貯藏室和壁柜等空間面積的總和;2、套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3、不包括在結構面積內的套內煙囪、通風道、管道井等;4、內墻面裝飾厚度計入使用面積。三、房產證上登記的面積是建筑面積。建筑面積=有效面積+結構面積=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結構面積+輔助面積+套內使用面積。(1)建筑面積:指建筑物長度、寬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積再乘以層數。它由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組成。(2)使用面積:指建筑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凈面積的總和。(3)輔助面積:指建筑物各層平面為輔助生產或生活活動所占的凈面積的總和,例如居住建筑中的樓梯、走道、廁所、廚房等。(4)結構面積:指建筑物各層平面中的墻、柱等結構所占面積的總和。
全部3個回答> -
答
建設部:公攤面積計算出臺標準(附全文)自5月1日起,一直在百姓購房時引起爭議的公共走廊、樓梯下空間等使用面積的計算問題,將有一個明確的說法。記者昨天從建設部獲悉,剛剛頒布的《關于房屋建筑面積計算與房屋權屬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針對因開發(fā)商多算分攤公共使用面積而引起的糾紛,制定出計算標準,從而讓百姓在購房時心中有數,并降低開發(fā)商對消費者進行欺詐的可能。據了解,在房屋權屬證書附圖中,要注明房屋套內建筑面積(在圖上標注尺寸)和房屋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但是,由于現(xiàn)行的《房產測量規(guī)范》中,缺少對部分內容的明文規(guī)定,也為部分欺詐行為提供了可能。不少百姓在購房時,盡管注意到了這一問題,但由于沒有相應的標準,只有干吃啞巴虧。該通知明確規(guī)定,必須由房產測繪單位對房產實施測繪?!斗慨a測量規(guī)范》未作規(guī)定或規(guī)定不明確的,暫按下列規(guī)定執(zhí)行:樓梯已計算建筑面積的,其下方空間不論是否利用均不再計算建筑面積。臨街樓房、挑廊下的底層作為公共道路街巷通行的,不論其是否有柱、是否有維護結構,均不計算建筑面積。二層及二層以上的房屋建筑面積均按《房產測量規(guī)范》中多層房屋建筑面積計算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與室內不相通的類似于陽臺、挑廊、檐廊的建筑,不計算建筑面積。室外樓梯的建筑面積,按其在各樓層水平投影面積之和計算。計算建筑面積的房屋,層高(高度)均應在2.20米以上(含2.20米)。同一樓層外墻,既有主墻又有玻璃幕墻的,以主墻為準計算建筑面積,墻厚按主墻體厚度計算。房屋屋頂為斜面結構(坡屋頂)的,層高(高度)2.20米以上的部位計算建筑面積。附:《關于房屋建筑面積計算與房屋權屬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全文)建住房[2002]74號各省、自治區(qū)建設廳,直轄市建委及有關部門:為了切實做好房屋面積計算和房屋權屬登記工作,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現(xiàn)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一、在房屋權屬證書附圖中應注明施測的房產測繪單位名稱、房屋套內建筑面積(在圖上標注尺寸)和房屋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二、根據《房產測繪管理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由房產測繪單位對其完成的房產測繪成果的質量負責。三、房屋權屬登記涉及的有關房屋建筑面積計算問題,《房產測量規(guī)范》未作規(guī)定或規(guī)定不明確的,暫按下列規(guī)定執(zhí)行:(一)房屋層高計算建筑面積的房屋,層高(高度)均應在2.20米以上(含2.20米,以下同)。(二)外墻墻體同一樓層外墻,既有主墻,又有玻璃幕墻的,以主墻為準計算建筑面積,墻厚按主墻體厚度計算。各樓層墻體厚度不同時,分層分別計算。金屬幕墻及其他材料幕墻,參照玻璃幕墻的有關規(guī)定處理。(三)斜面結構屋頂房屋屋頂為斜面結構(坡屋頂)的,層高(高度)2.20米以上的部位計算建筑面積。(四)不規(guī)則圍護物陽臺、挑廊、架空通廊的外圍水平投影超過其底板外沿的,以底板水平投影計算建筑面積。(五)變形縫與室內任意一邊相通,具備房屋的一般條件,并能正常利用的伸縮縫、沉降縫應計算建筑面積。(六)非垂直墻體對傾斜、弧狀等非垂直墻體的房屋,層高(高度)2.20米以上的部位計算建筑面積。房屋墻體向外傾斜,超出底板外沿的,以底板投影計算建筑面積。(七)樓梯下方空間樓梯已計算建筑面積的,其下方空間不論是否利用均不再計算建筑面積。(八)公共通道臨街樓房、挑廊下的底層作為公共道路街巷通行的,不論其是否有柱,是否有維護結構,均不計算建筑面積。(九)二層及二層以上的房屋建筑面積均按《房產測量規(guī)范》中多層房屋建筑面積計算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十)與室內不相通的類似于陽臺、挑廊、檐廊的建筑,不計算建筑面積。(十一)室外樓梯的建筑面積,按其在各樓層水平投影面積之和計算。四、房屋套內具有使用功能但層高(高度)低于2.20米的部分,在房屋權屬登記中應明確其相應權利的歸屬。
全部3個回答> -
答
建筑面積和實際套內面積各種情況,各個樓盤,相差的比例一般是不一樣的。 首先,要弄清這兩個面積的具體含義。 按《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筑面積分攤規(guī)則》一、建筑面積: 商品房按"套" 或"單元"出售,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即為購房者聽購買的套內或單元內建筑面積(以下簡稱套內建筑面積)與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之和。 商品房銷售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 二、套內面積:套內建筑面積由以下三部分組成:1、套(單元)內的使用面積;2、套內墻體面積;3、陽臺建筑面積。 1)套(單元)內的使用面積住宅按《住宅建筑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的方法計算。其他建筑。按照專用建筑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的方法或參照《住宅建筑設計規(guī)范》計算。 2)套內墻體面積 ...展開建筑面積和實際套內面積各種情況,各個樓盤,相差的比例一般是不一樣的。 首先,要弄清這兩個面積的具體含義。 按《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筑面積分攤規(guī)則》一、建筑面積: 商品房按"套" 或"單元"出售,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即為購房者聽購買的套內或單元內建筑面積(以下簡稱套內建筑面積)與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之和。 商品房銷售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 二、套內面積:套內建筑面積由以下三部分組成:1、套(單元)內的使用面積;2、套內墻體面積;3、陽臺建筑面積。 1)套(單元)內的使用面積住宅按《住宅建筑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的方法計算。其他建筑。按照專用建筑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的方法或參照《住宅建筑設計規(guī)范》計算。 2)套內墻體面積商品房各套(單元)內使用空間周圍的維護或承重墻體,有共有墻及非共用墻兩種。 商品房各套(單元)之間的分隔墻、套(單元)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均為共用墻,共用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入套內墻體面積。非共用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全部計入套內墻體面積。 3)陽臺建筑面積按國家現(xiàn)行《建筑面積計算規(guī)則》進行計算。 4)套內建筑面積的計算公式為: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建筑面積 三、公用建筑面積由以下兩部分組成:1、電梯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和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wèi)室以及其他功能上為整棟建筑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積;2、套(單元)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所以說,到底建筑面積和套內面積差多少,要根據你的戶型情況,還要看你整棟樓的情況才能計算出來。
全部5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