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否注明,否則是不能退房的。容積率這么高呀,是小開發(fā)商吧。房屋價值不單是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積,價格差關鍵是容積率大小,如:容積率1.20左右比容積率2.40左右的房屋,每平方米價格要高出一倍左右。容積率是指建筑總面積與建筑用地面積的比。例如,在1萬平方米用地的土地上,有6000平方米的建筑總面積,其容積率為0.6。規(guī)劃對低密度住宅的大體標準概念,高層低密度住宅容積率不大于2.2;多層(小高層)低密度住宅容積率不大于1.2;排屋(Town House)容積率不大于0.7;別墅(Villa)容積率不大于0.35。
全部4個回答>??房屋噪音過大可以退房嗎?房子外面施工,噪音太大,可以退房么?
145****4257 | 2019-10-05 17:36:23
已有4個回答
-
147****4912
噪音大,一是查找原來合同、賣方的宣傳材料,文件等對噪音的*,急找證據;還可以請求環(huán)保局·測量噪音的分貝;有了足夠的證據,找開發(fā)商換房。
查看全文↓ 2019-10-05 17:37:34 -
151****0525
合同是否注明,否則是不能退房的。容積率這么高呀,是小開發(fā)商吧。
查看全文↓ 2019-10-05 17:37:23
房屋價值不單是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積,價格差關鍵是容積率大小,如:容積率1.20左右比容積率2.40左右的房屋,每平方米價格要高出一倍左右。
容積率是指建筑總面積與建筑用地面積的比。例如,在1萬平方米用地的土地上,有6000平方米的建筑總面積,其容積率為0.6。
規(guī)劃對低密度住宅的大體標準概念,高層低密度住宅容積率不大于2.2;多層(小高層)低密度住宅容積率不大于1.2;排屋(Town House)容積率不大于0.7;別墅(Villa)容積率不大于0.35。
補充回答:
還有一個辦法,去規(guī)劃局查一下開發(fā)商是否變更過容積率。 -
137****0632
退不了的, 因為房子建成以后會有環(huán)境評估報告,報告合格,交房后其它其它的原因造成的噪音屬于城市規(guī)劃與開發(fā)商無關,屬于固定環(huán)境因數,還是自己想辦法解決吧!
查看全文↓ 2019-10-05 17:37:16 -
141****8892
噪音太大可以退房。
查看全文↓ 2019-10-05 17:37:10
根據《*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因房屋質量問題嚴重影響正常居住使用,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交付使用的房屋存在質量問題,在保修期內,出賣人應當承擔修復責任;出賣人拒絕修復或者在合理期限內拖延修復的,買受人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修復。修復費用及修復期間造成的其他損失由出賣人承擔。

相關問題
-
答
-
答
期房交房時,發(fā)現噪聲嚴重超標,違反了國家強制標準,屬于房屋設計存在質量問題而影響正常居住。根據司法解釋第13條, 因房屋質量問題嚴重影響正常居住使用,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梢愿鶕@條要求退房?! ?民用建筑各類主要用房的室內允許噪聲級》中7.5.1的規(guī)定:住宅允許的噪音一般不超過50分貝。
全部3個回答> -
答
一般來說是有重大質量問題,或者開發(fā)商有嚴重的違反合約規(guī)定的行為才會退房,你說的這種情況應該不會退房,不過可以索要賠償。
全部4個回答> -
答
房屋臨街,噪音大,采光不好,也不可以退房。因為買賣合同是合法有效的,不能隨意解除。合同不是兒戲。上述三個問題,是應當早就知道的,又不是房主欺騙,只能怪自己沒有認真看好房子。當然,買房人還是可以與房主協商退房的。如果對方同意解除合同,可能買房人也要承擔一定的違約責任,賠償對方的損失?!逗贤ā罚旱诎藯l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第七十七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全部4個回答> -
答
房屋臨街,噪音大,采光不好,也不可以退房。因為買賣合同是合法有效的,不能隨意解除。合同不是兒戲。上述三個問題,是應當早就知道的,又不是房主欺騙,只能怪自己沒有認真看好房子。當然,買房人還是可以與房主協商退房的。如果對方同意解除合同,可能買房人也要承擔一定的違約責任,賠償對方的損失。《合同法》:第八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第七十七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全部4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