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攤面積25%是合理的,在不同性質的建筑中,公攤比例也是不同的,多層建筑的公攤比例大概是在8%-15%,至于小高層大概是10%-20%,而高層大概是在15%-30%之間,建筑內的電梯間、通道、配電房等附屬用房,還有外墻投影面積的一半,都是算在公攤面積,所以公攤面積25%是否合理,要看自己所購買的房屋總體樓層,如果說自己所購買的是小高層,但公攤面積在25%就不合理,但如果購買的是30層以上的住房,公攤面積在25%還算合理的范圍。買房要注意哪些公攤面積1、了解公攤系數不同建筑跟樓層它的公攤系數也是不同的,可以在購買的時候提前向開發(fā)商進行咨詢,通常來說樓層越高,它的公攤系數就會越大。2、索要公攤數據除了要提前了解自己所購買房屋的面積大小之外,也可以先和開發(fā)商咨詢公攤系數,核對套內的面積之后,提前計算公攤。3、約定公攤面積約定好多少面積后才能簽訂,還要把這個寫入到合同內,才能防止開發(fā)商把公攤面積加大,或者出現漲價現象。4、公攤面積并非越小越好不要一味的追求過小的公攤,開發(fā)商會把公攤面積不斷的縮小,用來降低公攤,這樣就會出現樓梯間減小或者是電梯數量減少,到了上下班高峰期時會比較擁擠。
公攤面積25%算合理嗎?
155****5297 | 2025-04-13 14:56:28
已有3個回答
-
181****2676
公攤面積25%是否合理,需依據《物權法》和《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購房者應審查合同,確保公攤面積的計算和分攤符合法律規(guī)定,維護自身權益。
查看全文↓ 2025-04-14 08:39:16 -
180****0757
根據《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公攤面積比例應合理。25%的公攤面積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合理,但需結合具體項目和地區(qū)標準。政策鼓勵開發(fā)商合理分配公攤面積,以保護消費者權益。
查看全文↓ 2025-04-13 23:57:46 -
184****4390
公攤面積25%在一些高端樓盤中是常見的,但是否合理要看具體項目。投資時,我會關注公攤面積對居住舒適度的影響,以及它對房產價值的影響。
查看全文↓ 2025-04-13 20:26:44

相關問題
-
答
-
答
公攤面積25%合理的因為大部分的高層公攤就在20%~30%,因為公攤面積當中所包含的部分比較多高層建筑需要使用電梯,還需要使用配電房等一些相關設備,這些都是會計算在公攤當中的,所以高層的公攤就會比低層的公攤要多一些。一般多層建筑合適的公攤比例為8%-15%,小高層建筑合適的公攤比例為10%-20%,高層一般在15%-30%之間,在購房之前可以自己判斷一下是否合理。關于公攤的幾個注意事項:1、公攤面積并不是越小越好的,要知道公攤面積太小的話,也會影響到實際入住之后的生活質量,公攤面積變小之后,開發(fā)商為了降低成本,會壓縮走廊和電梯的面積,這樣一來人們出行就會受限,所以公攤的大小要合適,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2、不要盲目的相信零公攤,所謂的零公攤只是開發(fā)商的噱頭,只要住宅有通道,電梯等設施,就會有公攤面積存在,所以在購買之前一定要向開發(fā)商咨詢好公攤的系數和公攤的面積。3、公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系數。公攤系數=建筑總公攤面積÷套內總建筑面積。
-
答
很多購房者雖然知道公攤一詞,卻對公攤相關的知識卻不知所以。判斷自己購買的房子究竟需要承擔多大的公攤,其實是可以自己加以判斷的,而不是一味地聽從開發(fā)商的宣傳。如今很多購房者對公攤的認識度不夠,簡單來說,公攤面積越小,意味著購房者需要投入的額外成本越小。而對于公攤面積來講,戶型、套內面積、公共設施的數量以及建筑本身的規(guī)模都會對公攤面積帶來影響。公攤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積。無論是多層還是高層,商品房都有所謂的公攤面積。但是對于這個面積要如何計算,很多購房者都是一頭霧水。1、電梯井:尺寸是按照電梯選型來確定的,井壁上安裝電梯軌道和配重軌道,預留的門洞安裝電梯門。2、管道井:走各種管道的空間,有垂直的,也有水平向的,有貫通的,也有分隔的。3、樓梯間:容納樓梯的結構,包圍樓梯的建筑部件(如墻或欄桿)。同時它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的建筑部分。聯(lián)系整個建筑的交通運輸。4、變電室:小區(qū)的電力系統(tǒng)中對電能的電壓和電流進行變換、集中和分配的場所。5、設備間:設備間是在每一幢大樓的適當地點設置電信設備和計算機網絡設備,以及建筑物配線設備,進行網絡管理的場所。6、公共門廳:進入住宅后的一個較大公共空間,屬于室內空間,采暖和制冷要求一般按建筑物功能要求設置。7、過道:住宅套內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間。
全部3個回答> -
答
公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系數,公攤面積如何計算?個人以為做到公平合理,透明,開發(fā)商給的價格包含了房屋的成本及利潤,如土地價,房屋建造成本。公攤面積只能包括該棟樓內所有公共部分面積,便于計算,其他公共面積造價成本低應計入價格內,不應再重復計算。公攤系數也不能太高,應在合理范圍內,小高層及高層15-25%比較合理,即得房率80%以上較優(yōu),過了就浪費,開發(fā)商在設計時要考慮這一因素。太低得房率的房屋不值得購買。**好以后以套內建筑面積計價,更合理透明,避免發(fā)生不良開發(fā)商以公攤面積做文章,坑害購房人。
全部4個回答> -
答
一、公攤面積有哪些?公攤面積是指每套商品房依法應當分攤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積。包括以下部分:1、大堂、公共門廳、走廊、過道、電(樓)梯前廳、樓梯間、電梯井、電梯機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變(配)電室、值班警衛(wèi)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物業(yè)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為該建筑服務的專用設備用房。2、每套房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及外墻(包括山墻),按照墻體面積水面投影面積的一半來計算。以下不計入公攤面積:1、從屬于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半地下室。2、供出租或出售的固定車位或專用車庫。3、幢外的用做公共休憩的設施或架空層。二、住宅公攤系數參考1、聯(lián)排、疊加別墅:1%—8%。2、7層以下多層住宅:7%—12%。3、7—11層住宅:10%—16%。4、12—18層住宅:14%—20%。5、18—33層住宅:16%—25%。三、關于公攤面積,這些你要知道1、公攤并非越小越好,公攤過高雖然會損失住宅面積,甚至要多花錢,但過低的公攤也意味著配套公共設施規(guī)模的縮減,而這樣必然會影響住宅品質。因此,“零公攤”多為噱頭。2、公共設施、走廊越多,公攤就越大。3、樓層越高,公攤越大。樓層越高則電梯、消防等公共設施更多,所以公攤面積更大。4、同一棟樓里一梯一戶、一梯兩戶和一梯三戶的公攤是不一樣的,典式樓和板式樓也不一樣。5、購房時對于公攤應學會避免風險:向開發(fā)商索取公攤數據;索要建筑設計圖讓建筑專業(yè)人士計算;在購房合同中約定公攤面積。
全部4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