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頭幾年同一樓盤相同戶型的房產(chǎn)定價都是一樣的,不會根據(jù)樓層差不同價格不同,但是今年很多開發(fā)商都愿意一房一價,樓層差也不同。但是你這個情況可能是單位分得房子價格可能低于市場價。本身就屬于福利性質的待遇,可能會按照在單位工作的年限、對單位的貢獻等等情況優(yōu)先選擇。也屬于合理的方式。因為單位不是以出售房產(chǎn)謀取利潤。
全部4個回答>高層層次費怎么算?有了解情況的不?
154****3358 | 2019-07-12 17:27:29
已有3個回答
-
158****5097
各有千秋吧,不過住高了,電梯費平均分攤,物業(yè)費,二次供水費都要交,不過有電梯,就這好。
查看全文↓ 2019-07-12 17:28:11 -
153****6184
6層以下,8層以上。空氣和噪音污染大多集中在6-8之間。根據(jù)對分攤費用的承擔能力,選擇樓層吧。電梯固然好,但停電,維修時,你就嗨皮吧,當然想鍛煉的除外。
查看全文↓ 2019-07-12 17:27:53 -
157****4753
電梯費有說法是按照樓層高度不同,收取的費用不同,但這個情況我關注過的幾十個城市中都沒有見到,而且有這個說法的人也沒有具體提出哪個城市的哪個項目采用這種電梯收費方式。
查看全文↓ 2019-07-12 17:27:45
所謂高層的二次供水,這個是涉及到水壓問題,城市供水的水壓通常不高于6層,所以一般城市的超過6層住宅都要使用二次加壓設備。
早期(說話幾十年了)的二次加壓設備主要靠建筑頂部水箱和底部水泵,近些年來變頻水泵的技術越來越成熟,高層建筑已經(jīng)不再使用水箱和普通水泵了。
變頻水泵的優(yōu)點除了供水壓力穩(wěn)定外,避免二次污染也是關鍵,所以高層的水問題不足慮。 具體說17層建筑那些樓層好,其實更多的看個人情況。對于投資來說,1-4層和頂層投資價值良好,因為便宜,特別是一層還可出租作為經(jīng)營用房。居住來說,7層左右和14層左右都是不錯的選擇。7層左右高度合適,如果想爬樓健身也可接受,萬一(現(xiàn)在不多見)電梯出問題,爬個7層左右的能接受。14層左右的視線好,空氣好,蚊子少,不過價格可就高些了。 買房選樓層只是一個方面,其他問題更多,如果還有別的想知道的,可以詳聊。

相關問題
-
答
-
答
您指的是樓層差價吧?!1、多層樓房中,一般三樓價格**高,二樓、四樓次之,底層和頂層再次之。價格的高低反映了樓層的整體舒適度和受歡迎程度,**舒適、**受歡迎的樓層自然價格**高,反之亦然。一般來說,銷售均價6000元/㎡的多層樓房的樓層價差基本在200-500之間。銷售均價低的,價差也隨之降低;銷售均價高的,價差也隨之增大。2、小高層、高層樓房中,一般底層價格**低,每往上一層價格會漲50-100元,有的樓盤**頂層也會適當便宜。但總體來說是,樓層越高越貴。因為樓層越高,視野采光也會更好。
全部3個回答> -
答
多層與高層優(yōu)缺點比較: 1、多層的公攤一般在10%左右,高層的公攤要達到20%,對于100個平方的房子來說,多層的套內面積能達到90平,而高層一般只有80個平左右。一樣的房子足足少了10個平方,也就是說買高層多花了10%的錢在公攤上。 2、多層的物業(yè)管理費一般在1元以下,更多的在0.6-0.8元之間,沒有電梯費和二次供水費。高層的物業(yè)費一般都超過了1元,更多的在1.1-1.5元之間,再算算二次供水費和電梯費,100平方的高層一個月的費用將達到150元甚至更高,而高層一般只有70--80元,光這一項每個月就可以省下80元左右,這可都是長年累月的費用。對于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每個月多支出80月的物業(yè)費確實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3、多層的公共維修資金是1%,而高層是2%。 4、多層的戶型都相對很合理,一個單元2戶,而多層一個單元基本是3戶或4戶。絕大多數(shù)多層都是南北通透,而高層很少有南北通透的房型,即使有南北通透的,價格也很高,而且很難買到。買房子南北通透應該是首選吧。 5、多層的采光更好。 6、多層的容積率更低,一般只有高層的1/2-1/3。 7、多層一般可以裝太陽能,高層是絕對不可以的,太陽能一個月也能省不少燃氣或電費。 8、多層停電了,但還有水,除非一道停了。而高層一停電的話甚至連電梯都不能用,當然了高檔的高層還是有備用電梯電源的。 9、多層爬樓梯可以鍛煉身體,研究表明每多爬一層樓梯生命可以延長10秒。對于身體不好腿腳不靈的老人或者懶人來說當然還是有電梯的高層好。 10、多層在裝修中可以更好的改變戶型,而高層很多室內墻都是結構墻沒法打掉,給裝修增加難度。 11、逃生、停電,這是**起碼的缺點!你家人沒有恐高癥就沒事! 12、夏天不用開空調,沒有蚊子。但是有的人住高層會浮腫。
全部4個回答> -
答
電梯費分兩種:1、電梯樓中的日常維修保養(yǎng)費和電費是一般是含在物業(yè)管理費之中的(物業(yè)費一般按房屋的建筑面積按單價收取),一般小區(qū),電梯房的物管費要高于沒有電梯的小區(qū)物管費,差價視小區(qū)的定位而物業(yè)單價費用有所不同;除了1層不算電梯費外,自然物業(yè)單價費也較低,其它樓層的電梯費是一樣的2、電梯以后的大修費一般是在房屋的大修基金中扣取。
全部5個回答> -
答
1、得出標準的價差系數(shù)M,M=K/N。N是總樓層數(shù),K是樓層價格差異的**大系數(shù),這是開發(fā)商事先確定的一個數(shù),一般在10%~15%之間,K/N得出一個標準的價差系數(shù)M。2、根據(jù)標準系數(shù)來換算各樓層的價差系數(shù),**簡單的一種方式是單向加減,也就是基準層以下每下降一個樓層,就下降一個標準系數(shù),每上升一個樓層就增加一個標準系數(shù),設樓層數(shù)為X,那么計算公式就是:基準層以下的樓層價差系數(shù)=-(N/2-X+l)×M基準層以上的樓層價差系數(shù)=+(N/2-N+X)×M那么24層的樓房:第一層的價差系數(shù)=-(24/2-l+l)×%=第二十三層的價差系數(shù)=+(24/2-24+23)×%=7層以上的高層住宅,以總樓層除以2的樓層作為基準價,也就是24層的樓房12~13層是基準價?;鶞蕦右韵碌臉菍樱瑑r格低于基準層,基準層以上的樓層,價格高于基準層,頂樓除外,這是基本規(guī)律。各個樓層的價差是根據(jù)一定的公式來計算的,設所要計算的樓層數(shù)為X,那么X層的樓層價格=基準價×樓層價差系數(shù),當樓層在基準層以下時,價差系數(shù)是負數(shù),也就是減價,當樓層在基準層以上時,價差系數(shù)是正數(shù),也就是要加價在7層以下的多層住宅中,一般以第5層作為基準價,6層的樓房一般第5層是基準價格,7層的樓房第5層可能是基準價的基礎上加1%(也就是實際上沒有按基準價出售的樓層),第1層的價格一般是在基準價的基礎上減3%~5%,第2層的價格是在基準價的基礎上加1%~2%,第3層的價格是在基準價的基礎上加3%~5%,第4層的價格是在基準價的基礎上加4%~6%,第6層的價格是在基準價的基礎上減2%~4%,第7層的價格是在基準價的基礎上減5%~10%。
全部3個回答>